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8篇 |
免费 | 439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226篇 |
航天技术 | 49篇 |
综合类 | 575篇 |
航天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介绍一种新型的、具有最小喉道面积的三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称之为收敛形进气道)的数值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形式的进气道,在整个飞行速度范围内可以降低阻力和高超声速发动机表面的热防护要求,通过降低外压缩表面的倾斜度和减少进气道及燃烧室壁的面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采用低维次流动的气体动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成这种形式的进气道.计算是在无粘气体模型构架内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的.同时用边界层方程计算出计及粘性的气流特性和进气道特性.数值算法是通过收敛形进气道的有限宽楔形外压缩表面的计算和实验数据来验证的.进行实验研究的马赫数M=2~10.7,基于模型进气道高度的雷诺数Re=(1~5)×106. 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很好.这些结果也和通常的二维进气道的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3.
在介绍汽车风洞性能的基础上,对改造航空风洞为汽车试验风洞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介绍了FD-09低速航空风洞改造情况及其功用。建造地面板和附面层吸除装置,证明该方案是很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提出了利用高焓气体自发光作为高超声速流场显示的方法,介绍了在使用高焓运行的激波风洞中,对二维模型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使用此种方法的初步结果,可观察到二维棱形柱的尾流和马赫波的相交.结果表明此种方法不需外加光源,对于结构限制无法设置透明部件的模型,无疑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