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610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2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1.
以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为基础的深低温热收集与热传输技术主要用于军用天基红外探测、对地观测及天文卫星中光学仪器的冷却及深低温制冷系统的低温废热排散。本文介绍了国外从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基本传热元件的研制到系统集成试验、飞行搭载,成功应用于航天器深冷热控的发展情况。还简单介绍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技术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212.
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海河  王发民 《宇航学报》2007,28(6):1482-1487
进气道的起动能力决定着冲压发动机可能的工作范围,针对由于来流马赫数引起的进气道不起动现象,采用CFD技术开展了高超声速二维进气道起动与不起动过程的数值计算,并检验了一种改善进气道起动性能的边界层抽吸法。结果表明,进气道不起动的主要原因是非定常过程引起的内收缩段边界层分离和分离激波,进气道性能变化的突跃点为起动和不起动的分界点,边界层抽吸可以明显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213.
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先荣  颜则东 《宇航学报》2004,25(3):327-329
飞行器所用大量非金属材料在轨道环境下将发生出气逸出行为。逸出的分子极易沉积凝结于光学系统表面或其它敏感表面形成分子污染,且这种分子凝结行为的量级与附着强度和凝结表面的温度有最为直接的关系机制。本文基于近年对此关系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藉助新近研究的“分子污染低温凝结效应设备”,就我国飞行器型号设计密切相关的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制进行了四个月余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相关的二千余个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理论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和分析,得到了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广泛遵循的一般关系——指数关系。对型号设计而言,此结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4.
对一起直流起动发电机弹性轴断裂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修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15.
液体火箭发动机起动加速性的数值大小反映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快慢程度。发动机地面试验后计算的起动加速性结果是否准确反映发动机的固有起动特性,需结合试验系统结构组成、计算起动加速性的测量参数测量原理及阶跃响应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用不同参数计算的起动加速性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确定可靠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某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系统的推力架结构形式及传感器安装方式等机械结构因素对起动特性影响,并研究推力、转速、压力测量参数配置的信号调理器滤波特性对阶跃信号的延迟作用,分析测量系统对起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系统结构因素和测量参数滤波因素是导致不同测量参数计算的发动机起动加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型液体发动机试验系统试验后,进行发动机起动加速性计算时,要综合分析试验系统结构形式、测量系统滤波特性等因素后,才能确保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216.
本文对EHPU的关键技术特性即起动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描述EHPU起动特性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起动特性的主要参数,通过仿真与实验研究,提出了提高EHPU起动特性的有效措施,在全弹系统的各阶段试验中验证了结构的正确性,保证了全弹的可靠性发射与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17.
赵双龙 《火箭推进》2010,36(2):40-42,52
针对某种调节阀,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该调节阀的仿真模型,仿真计算了该调节阀液流试验的流量特性,结果与调节阀液流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全系统试验过程中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并对该调节阀的起动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18.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8,(1):46-48
意规划新一代雷达卫星;印低温级完成全程试验;罗塞塔成功飞越地球;阿联酋将发射遥感卫星;美将在南极试验月球居住舱;韩国2020年发射探月卫星。  相似文献   
219.
低温风洞运行过程消耗大量液氮和电力,洞体结构产生附加热应力和热变形,建立可靠的低温风洞热力学模型对研究风洞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必不可少的。以低温风洞扩散段为方法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热力学模型,为提高热力学模型和实际模型的相关性,使用响应面法对有限元热力学模型多个参数进行修正。通过对比分析温度、应力监测点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的差别,确定驻室锥形体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为待修正参数;使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生成有限元热分析样本空间,以温度、应力监测点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的残差均方和为考核指标,在样本空间内对残差均方和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残差均方和的响应面模型;以所有监测点残差均方和总和为目标函数,在样本空间内进行多目标非线性优化分析,得到最优解;验证修正后的热力学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响应面法的热力学模型修正是可行的;(2)修正后的热力学模型分析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性提高,并且适用于其它降温试验。  相似文献   
2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2):56-56
2007年1月11日,据印度媒体称,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计划正在快速实施,概念设计及辅助动力系统工作已开始,半低温发动机的研究也在进行中。RLV第一级设计为带翼体,飞行高度为100km。首次技术验证飞行预计在2008—2009年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