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主燃孔轴向位置对低压点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回流燃烧室设计了两种主燃孔结构(交错射流和对齐射流),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对不同主燃孔方案的回流燃烧室的点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回流燃烧室进口空气压力的降低,点火边界的油气比先减小后升高,而对齐主燃孔的火焰筒方案的低压点火性能优于交错主燃孔.结合火焰筒冷态流场数值模拟和试验中观察到的点火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对齐主燃孔方案存在更大范围的回流区,其火焰筒头部参考速度较低.此方案有利于减弱火焰核心的淬熄概率,同时增强头部火焰燃烧的稳定性,从而改善了回流燃烧室的点火性能.   相似文献   
232.
针对某型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出现裂纹故障进行失效分析.通过对故障叶片进行外观检查、断口分析、表面形貌检查、截面金相检查、材质分析及断口区域成分分析,并对叶冠工作面和非工作面的应力分布进行计算,确定了叶片裂纹性质和产生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故障低压涡轮工作叶片叶冠工作面与非工作面裂纹为高周疲劳性质,导致叶片过早出现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耐磨块尖部进入叶冠工作面和非工作面的转角应力集中区;同时叶片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载荷也加速了疲劳裂纹的产生.最后提出了控制焊接过程中耐磨块与叶冠工作面和非工作面的尺寸,避免耐磨块尖部进入转角区域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33.
<正>2014年4月,法国Snecma和Mecachrome公司就CFM国际公司的LEAP-X发动机钛铝(TiAl)合金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签订了采购合同,这是TiAl合金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单通道客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子叶片上应用。为制造TiAl合金叶片,2家公司合作开发了1种特殊工艺,并且建造了整套的生产设备。Mecachrome公司新的生产线将耗资6000万欧元,预计该转子叶片将于2015年实现量产,2016年的产量将会大量增加,计划到2019年实现1个/min的叶片生产速率。  相似文献   
234.
为研究AP/HTPB复合推进剂低压燃烧特性,使用二维三明治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该模型使用简化的四步总包反应机理,考虑燃烧过程中的燃面退移,计算时大粒径AP取平均粒径,小粒径AP采用“均质黏合剂假设”,认为其与HTPB组成“均质黏合剂”。在0.02MPa-0.08MPa的压强下进行了仿真,并与高压(5MPa)下的燃烧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压下固相AP对黏合剂的传热导致了交界面处燃面的下陷,下陷程度随压强减小而增大;随着燃烧的进行燃面各点燃速趋于一致,燃面形状不再改变。低压下气相反应表现为预混燃烧,初焰为主导反应。低压下燃速仿真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压强指数小于高压下的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235.
针对某型机的主起落架缓冲器低压腔泄漏和掉压故障,依据缓冲器结构分析和返厂件检测、试验结果,分析和判断返厂的缓冲器低压腔体发生泄漏、掉压的形式及位置。针对低压腔的泄漏、掉压形式,分析低压腔发生泄漏和掉压的机理,查找低压腔泄漏和掉压原因,进而对缓冲器进行改进设计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36.
主要阐述PW4000发动机HPC10级防涡管卡槽孔探工装的设计思路和开发过程,介绍了开发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开发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37.
建立了变循环发动机整机模型并对可变几何低压涡轮特性进行修正,研究了低压涡轮导叶开度从-6°~6°时对各部件以及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低压涡轮导向器角度变大,低压涡轮进口折合流量增大,不论低压涡轮导向器开大或关小,高、低涡轮效率均下降;随导叶开度增大,高压涡轮膨胀比增大,高压轴功率增大,高压压气机(High pressure compressor,HPC)与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ore driven fan stage,CDFS)压比增大;双外涵模式下涡轮导叶角度为0°时单位推力最大,单外涵模式下涡轮角度为-1°时单位推力最大。  相似文献   
238.
徐宁  李冬  汪作心  万新超 《推进技术》2022,43(1):375-383
以船用九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背景,探讨减少可转导叶列数的可行性,并提升低工况喘振裕度,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流布局优化对压气机低工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特性分析和详细流场分析表明:一维关键参数选取对最佳可转导叶控制策略影响较大。优化部分级关键参数,不仅减少了可转导叶列数,而且提升了低转速下的喘振裕度,在75%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2.27%,在70%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3.3%。  相似文献   
239.
某涡桨发动机低压模拟转子的工作转速在弯曲临界转速以下,该转子出现了由不平衡引起振动超限,导致无法运行至工作转速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动平衡试验研究。首先,在动平衡机上对低压模拟转子进行低速平衡,再结合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技术,在高速旋转试验器上完成了低压模拟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动平衡试验后的转子振动明显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振动特性,平衡效果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控制高转速下同类型航空发动机转子的振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0.
对某型船用九级轴流压气机,为了探讨减少可转导叶列数的可行性,并提升低工况喘振裕度,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流布局优化对压气机低工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特性分析和详细流场分析,结论表明,一维关键参数选取对最佳可转导叶控制策略影响较大,本文优化部分级关键参数,不仅减少了可转导叶列数,而且提升了低转速下的喘振裕度,在75%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2.27%,在70%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