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航空   1122篇
航天技术   344篇
综合类   161篇
航天   39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某型直升机地面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周期变距杆无法推至前极限位置的现象,怀疑是操纵系统出现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原理分析及试验验证,证明为正常现象,不影响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22.
923.
924.
基于结构化网格与ANSYS CFX计算分析软件,对某型公务机高速巡航状态下的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从气动特性、转捩位置、激波特征等方面开展了雷诺数影响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液晶转捩试验及PSP测压风洞试验进行了对比,总结归纳了雷诺数对该型公务机转捩及激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雷诺数之前,公务机的转捩位置和激波特征对雷诺数变化非常敏感,随着雷诺数增加,机翼上表面自由转捩位置前移,激波位置向后移动,激波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25.
空间电场探测仪是“张衡一号”卫星的主要载荷之一,是进行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电场探测的仪器。在产品研制中,发现电场探测仪的信号处理单元ULF频段(DC~16Hz)输出电压信号存在温漂问题。在调研温漂问题的解决方法后,文章提出一种不影响产品研制的后期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信号处理单元在温度试验中所获取的ULF频段输出电压信号以及温度数据作为修正的基础。为找到效果较好的拟合曲线,该方法针对其中台阶化的温度数据进行了Savitzky Golay算法的平滑处理;对ULF频段输出信号和温度信号采样率不一致以及相较于温度信号的时间滞后问题,分别采用多点平均及相关系数作为判据,寻找滞后时间方法;最后,拟合了ULF频段输出电压信号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用该方法得到的拟合曲线可以在地面为卫星在轨运行时电场探测仪ULF频段电场数据的温度修正提供依据,可以对其他空间科学类探测载荷的温漂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26.
介绍了波音787飞机缝翼位置传感器的作用、原理、数量和位置,分析了位置传感器失效和位置信号不一致等常见故障的原因,总结了缝翼位置传感器航线排故经验。  相似文献   
927.
针对线阵扫描型激光雷达在非合作失稳航天器三维模型重建过程中,存在运动目标线扫数据畸变且目标因失稳导致运动特性难以准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带畸变自修正式三维重建方法,并进行畸变容忍度临界值分析。该方法基于测量系统的角精度与测距精度设计畸变容忍度临界值判定条件,首先根据实际工况与判定条件进行比对,判定是否对线扫数据进行初始畸变恢复;其次,对相邻扫描带畸变点云依次进行配准获取目标运动增量、解算目标瞬时运动参数;然后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自修正式处理,去除特征突变点干扰;同时依次恢复点云到初始几何位置,完成初始目标三维重建;最后,通过系统进一步迭代,位姿增量自收敛直至最终满足重建精度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缺失非合作目标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因线扫描导致的畸变问题,并较为快速地实现满足精度要求的目标三维重建,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28.
2009年11月25日,一张意义非凡的卫星图像新鲜出炉——这是在轨备份星风云二号E星在太空漂移定点成功后第一张被应用到业务中的图像,标志着风云二号E星和C星成功地进行了无缝衔接,在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史上首次创造了双星位置交换、业  相似文献   
929.
以某在轨GEO卫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适用于V型轮控系统特点的东西位置保持策略.首先分析了V型轮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轮控过程中推力器效率的标定方法和喷气卸载对轨道影响的数学模型;然后深入分析了轮控过程中姿态控制对卫星东西位置保持环及偏心率的影响,提出了延长位保周期的控制策略,并在实际任务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0.
晕轨道的稳定流形为从地球到晕轨道的转移轨道设计提供了便利.以往都采用在晕轨道上的目标点施加脉冲,这样,稳定流形只是为转移轨道的设计提供一个初始猜想,探测器并没有运行在稳定流形上,因而并未真正利用稳定流形节省燃料的优势.利用基于序优化理论的微分修正法,研究从晕轨道近地点稳定流形上不同点进入稳定流形所需要的燃料消耗,寻找燃耗最少的转移轨道.仿真表明,对于晕轨道近地点入轨,找到的稳定流形射入点机动比以往的晕轨道入轨点机动节省约33%的燃料消耗.此外,还对晕轨道上不同入轨点的入轨代价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晕轨道近地点入轨的最小燃耗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