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根据压电元件快速变形所引起的惯性力和摩擦力实现纳米级驱动装置的原理。针对微位移器的静、动态特性,研制了新型微位移器驱动源。试验结果证明,该驱动源大大改善了微位移器的过渡过程和动态特性,满足微步距驱动装置控制和驱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针对最近研制出的一类可伸缩挠性结构变参数实验系统,概述了其结构组成和关键技术指标,通过数学仿真与物理实验相比较的方式研究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介绍了全物理控制实验的初步结果,由此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高精度磁致伸缩燃油油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磁致伸缩油量传感器的测量机理 ;提出了将其应用于航空领域时 ,在结构设计上应特别考虑的几个问题 ;对具体的机械结构设计 ,特别是浮子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4.
平面度的在线检测及补偿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运用四测头进行在线测量,采用最小二乘逐次两点法将工件形状误差和导轨运动副误差分离出来,采用电致伸缩陶瓷元件设计了一套补偿用微量位移装置,根据分离出来的导轨运动副误差,由FAGOR8025M控制器产生控制电压控制砂轮进给的位移量,进行在线补偿加工。分离平面度重复精度优于4%,微量进给装置的位移分辨率可达0.01μm。  相似文献   
65.
为了改善磁路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的发热,将磁路间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xwell有限元软件对磁路间隙与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棒的磁场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对超声换能器的阻抗和振幅,以及GMM棒的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磁路间隙的增大,GMM棒的磁场强度和磁场均匀度减小;随着导磁圆筒槽宽的增大,超声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基本一致,GMM棒的温度减小。当导磁圆筒的槽宽约为6 mm时,该GMM棒的磁场均匀度最高,机械品质因数最大,这对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各国对空中加油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美国空军、英国空军等早期装备的各型加油机陆续接近服役寿命,而且日本航空自卫队、澳大利亚空军等根据军事战略需要开始考虑采购和装备新型加油机。作为加油机市场的龙头老大,波音公司适时地推出了全新的KC-767加油机方案,希望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在新一代加油机的竞争中抢得先机,继续保持其加油机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椭圆油膜轴承性能,搭建了三自由度可控椭圆轴承实验装置,利用GMA动态控制了椭圆轴承所支撑转子的轴心轨迹,观察了椭圆轴承油膜形成和破裂过程,考察了轴径转速、进油压力、偏心率等参数对椭圆轴承油膜气穴位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椭圆轴承动态气穴内存在润滑油丝,逆着旋转油流方向移动;随着转速升高或者偏心率增加,椭圆轴承圆周方向油膜破裂边提前;随着转速增加或者进油压力减少,椭圆轴承气穴位置逆着轴向油流方向移动。利用GMA合理控制椭圆轴承短轴油膜间隙,可以更好的抑制转子系统的工频振动。研究结果可为椭圆油膜轴承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刘成业  宋笔锋  王海峰 《宇航学报》2015,36(10):1101-1107
首先介绍了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原有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存在的受力集中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然后对改进设计的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进行了多柔体动力学仿真,得到连接盘处的位移时间函数,并对20km飞行高度的飞艇气囊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气囊表面应力分布和气囊张力传递到气囊伸缩机构连接盘处的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多柔体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协同仿真方法,得到整个变形过程中气囊伸缩机构中受力最大连杆的载荷历程。通过与原有气囊伸缩机构中连杆的载荷历程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9.
PP/活化炭黑复合材料磁致伸缩与交流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黑微粒子进行活化处理后,以10%(质量分数)的比例填加到聚丙烯基体中制备了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交流电性能和磁致伸缩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活化炭黑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导电性能和磁致伸缩性能.复合材料交流电性能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表明活化炭黑在聚丙烯基体中已形成导电网络.复合材料磁致伸缩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了3个现象: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磁致伸缩应变,最大的磁致伸缩应变为1.15×10-4(115ppm);复合材料的磁致伸缩应变与磁场强度有关,这与传统的无机磁致伸缩材料相似,与之不同的是,此复合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还与时间间隔有密切的关系;复合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具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效应,而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磁致伸缩材料的无机物TbxDy1-xFe2-y则不具有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70.
非接触电能传输是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的完全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完整的原边磁芯与自动换刀系统结构上的干涉影响了超声刀柄的自动换刀。建立了部分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模型,依据模型设计出电能传输的原、副边结构和线圈参数,并对其进行了电学仿真。为提升电能传输的效率,对部分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的电学补偿进行了研究。针对一种使用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的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结合其电学特性设计出电路补偿网络,试验验证了部分耦合式电能传输及其补偿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由于结构问题造成原、副边线圈间的漏磁较多,部分耦合式的电能传输效率和系统输出振幅均稍小于全耦合式的电能传输方式,但是通过合理的电学补偿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超声加工的要求。对于GMM旋转超声加工系统,采用单边串联补偿方式能够在简化系统设计的同时,保证较高的电能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