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3篇 |
免费 | 231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63篇 |
航天技术 | 943篇 |
综合类 | 29篇 |
航天 | 12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189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84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342.
CE-2小行星探测试验轨道快速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二号"实施小行星探测试验,与小行星交会时卫星距离地球约700万km,此飞行阶段卫星定轨计算精度非常依赖于测轨数据的弧长。卫星最后两次轨道修正只有13天时间,而实现小行星拍照试验指标要求轨道精度优于15km。如何利用有限的测轨数据实现高精度定轨是小行星探测试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控后跟踪弧段有限的特点,以10月9日控后飞行阶段为分析对象,设计了不同的定轨策略,并比较定轨计算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融合轨控前后的测轨数据开展定轨计算,可以有效提升定轨计算精度。利用控前1个月和控后10天的测轨数据进行定轨计算与控后6周数据定轨计算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343.
众所周知,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上天后必须对它进行测量与控制,使地面控制人员及时了解卫星的运行轨道、卫星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和各种工程参数,控制卫星上有关仪器正常工作,这些都是通过卫星上的测量与控制分系统来完成的,主要包括遥测、遥控和跟踪测轨等装置。 相似文献
344.
4 空间运输系统4.1 以地球轨道为目的地的运输□□下一世纪航天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拥有高性能、高可靠和高效费比的空间运输系统。因此,这一航天领域的发展理应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采购空间运输系统需要相对较高的初期投资。如果市场没有前景,这些投资就不值得。这是典型的鸡与蛋的关系。过去几年中,许多研究人员的调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告许我们如何去开发下一代的空间运输系统和它们该是怎么样的。除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外,现在所使用的所有空间运输系统都是成本相对较高的一次性使用系统。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345.
346.
对于航天工程而言,无论是航天器的发射,卫星轨道设计,地面测控系统的跟踪、定轨和预报.还是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的轨道控制策略等,均需了解卫星轨道变化的规律。为此,本文对人造卫星(包括中心天体为快自转天体和慢自转天体两种引力源的绕飞轨道器)的轨道变化特征以及轨道寿命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为各种应用提供简明信息。 相似文献
347.
348.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学者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目前国内研究的大多为有标准轨道的再入制导方法,且从最优原理出发对再入标准轨道进行了优化。对纵向再入制导规律也找出了最佳增益系数。侧向制导采用漏斗型开关曲线其效果良好。预测制导方法也开始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