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1112篇
航天技术   773篇
综合类   124篇
航天   12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卫星导航系统增强系统是由于美国GPS系统实施选择可用性(SA)政策而发展起来的。虽然2000年美国取消了SA政策.导航定位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现有系统如GPS和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精度、可用性、完好性等方面还是无法满足一些高端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2.
据澳大利亚今日航天网2011年10月17日报道,许多卫星都需要精确的授时信号,确保科学仪器正常作业。对GPS卫星来说,精确授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所有依赖GPS信号导航的事物都会出错。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计划进行的第三项演示验证名为深空原子钟(DSAC)。DSAC团队计划以汞离子阱技术为基础,研制一款小型、轻质原子钟,并在太空中对其进行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953.
考虑钟差修正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依赖于精确时间的测量,因此星载时钟 钟差对导航性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原子钟钟差模型和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提 出一种考虑星载时钟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导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消除钟差 的影响,保证了导航精度,研究结果对脉冲星导航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4.
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多普勒频移的组合导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劲  马杰  田金文 《宇航学报》2010,31(6):1552-1557
为了提高航天器自主导航能力,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多普勒频移的组合导航方法。多普勒导航利用相对于太阳的多普勒径向速度作为量测信息,该方法不能得到所有的状态估计。脉冲星导航系统具有完全可观测性,但是滤波周期较长,不能提供连续的导航信息。因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利用联邦滤波器来融合脉冲星导航与多普勒导航提供的信息。由于两种方法的量测方程与状态方程都是非线性的,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作为子滤波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导航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与脉冲星导航方法相比,该组合导航方法可提供更高的位置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955.
MBOC(6,1,1/11)是Galileo和GPS系统的互操作导航信号调制方式。文章在介绍MBOC调制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对MBOC调制进行Simulink建模并进行实时动态仿真,仿真得到的功率谱和相关函数表明MBOC调制信号有着比BOC(1,1)调制更好的性能,并且能够实现GPS和Galileo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  相似文献   
956.
从全球航天产业10年来发展的总体概况入手,详细分析了全球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全球卫星产业发展总结了若干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957.
多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星座结构复杂、卫星数量多,在某些特定场合、特殊时间内需要快速完成星座和卫星的选取和重组.采用一种快速选星算法和自组织网络相结合的策略,并应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建模和多星座软切换领域,既避开了系统对象建模这一难点,同时又充分利用卫星星座间的相互关联性,极大的发掘多卫星系统本身的潜力.仿真结果表明,快速选星算法和自组织组网技术可以增强整个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性和自愈能力,以牺牲较少的定位精度来有效减少导航运算量,提高导航定位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58.
《航天器工程》2011,(3):F0002-F0002
这2颗卫星拟于2011年8月发射,将与后续发射的另外2颗卫星一起验证“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59.
陈龙 《航天》2012,(4):4-4
2月25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  相似文献   
960.
惯导融合特征匹配的小天体着陆导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巍  常晓华  崔平远  崔祜涛 《宇航学报》2010,31(7):1748-1755
针对探测器着陆小天体的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结合惯导信息的探测器自主着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