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6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20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5篇 |
航天技术 | 382篇 |
综合类 | 95篇 |
航天 | 7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212.
再入制导和弹道跟踪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目前的空间运输系统证明基于阻力加速度的制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其基本概念是跟踪基准阻力加速度包线,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更新这个包线。跟踪适当的阻力加速度包线保证了飞行器可以飞行准确的距离达到目标,同时满足弹道约束。在横向上,我们可采用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倾斜反转逻辑或航向角跟踪技术。本文推导出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纵向和横向的制导。最后,我们分析了阻力加速度跟踪的误差。 相似文献
213.
214.
本文介绍密集目标环境下航迹起始性能的分析情况。文献「6」已对跟踪性能的分析给出了非常简便的能用跟踪参数预测平均航迹纯度的表达式。,然而,所得结果主要是对已建立起航迹的航迹连续阶段则言的。本文则是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之上扩展到了航迹起台阶段。 相似文献
215.
针对雷达导引头跟踪机动目标问题,建立了一种适于高机动目标探测的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推导适用于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机动目标探测的滤波模型,用以估计俯仰失调角、方位失调角、弹目相对速度和距离等信息,利用系统数学模型对目标加速度及弹目视线角速率进行解算估计。对标称弹道和极限弹道的跟踪仿真表明,所建立的系统模型和滤波设计方案,能够处理真实飞行中存在的部分信息缺失问题,对于极端情况下的遮挡问题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16.
217.
基于归一化神经网络的航天器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s)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在同时考虑惯性参数和执行机构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方法。设计一个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作为航天器姿态控制的基本控制器,利用归一化神经网络设计补偿控制器,用以在线估计和消除包含系统不确定参数的未知不确定函数的影响,避免了标准自适应控制方法需要进行大量不确定参数估计的缺陷。采用神经网络输入归一化技术,简化了闭环系统复杂的稳定性分析过程。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姿态跟踪误差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满足航天器在惯性参数和执行机构不确定性及外干扰存在情况下的高精度姿态跟踪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218.
219.
本文描述了用于NASA地面网(GN)的一种新型地面站结构。试结构充分利用正在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显著地减小了体积、操作复杂性、操作和维护费用。此结构以空间通信先进系统计划办公室负责研制的新接收机为基础,可以在同一电子系统中综合进地面网和天基网的两种工作模式。通过软件以及电耦合器件(CCD)技术,使其具有极强的重组配能力,具备多种工作模式。而且,功能高度模块化,可根据任务任意选用,最终的系统包括先进的射频、数字和远控技术,能为大量NASA的通信和跟踪任务带来巨大的性能改善和操作及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