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521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探究带有凹槽造型的涡轮叶片前缘结构的换热特性,采用瞬态热色液晶技术研究了凹槽对涡轮叶片前缘外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获得了不同主流雷诺数以及湍流度下涡轮叶片原始前缘结构及带两种不同深度凹槽的前缘结构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数据,并采用努塞尔数评估对比了三种结构下的换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前缘结构存在高换热系数区,随着湍流度的增大,高换热核心区显著增大;由于凹槽对滞止区域的流动产生了影响,带凹槽的前缘结构在不同工况下均表现出将原始结构高换热核心区分割为凹槽两侧突出边缘的高换热区和槽内低换热区的分布特征;凹槽可以显著降低前缘表面的换热强度,带浅凹槽的前缘结构在前缘表面的面平均努塞尔数相比原始前缘结构降低约7.9%~14.5%,带深凹槽的前缘结构相比原始前缘结构降低约9.1%~20.9%;与Reg=200,000相比,当Reg=150,000时,带凹槽的前缘结构相比原始结构的低换热优势更强。  相似文献   
102.
在涡轮叶片新型超级冷却技术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冷却热驱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旋转条件下微小封闭通道内流体热驱动换热规律。进一步研究了旋转条件下,浮力数(Bu)、旋转雷诺数(Rew)和冷气雷诺数(Rez)等准则参数对热驱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浮力数、旋转雷诺数和冷气雷诺数对封闭通道内流体的热驱动换热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这些准则参数的增大,热驱动平均换热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的微流道结构参数设计制造一体化问题,开展了考虑制造约束条件的换热器性能优化的研究。通过流体仿真分析了流道宽度、深度和深宽比对温度分布、压力损失和换热系数的影响。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建立了换热性能的多参数多目标性能优化仿真模型,根据性能优化获得的设计参数建立微流道结构辊压成形工艺仿真模型,得到制造约束条件,将制造约束反馈到性能优化仿真模型中,得到宽为0.29 mm、深为0.39 mm的矩形微流道优化设计参数,且通过辊对辊(R2R)的辊压工艺实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考虑制造约束的换热器优化设计方法在性能优化设计阶段引入工艺限制条件,是实现换热器一体化设计制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设计了三种型面的气膜孔扩展结构,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壁面换热系数及流量系数随吹风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圆柱形气膜孔相比,有后向扩展型面的气膜孔具有相对较高的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流量系数略有降低。扩展型面的流向扩展角α对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的影响大于侧向扩展角 的影响。侧向扩展角 只在特定吹风比下才对提高气膜的侧向覆盖率、进而提高气膜冷却效率起作用,它使得位于二次流出流下游的低压区域范围增大,流量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05.
《航空港》2012,(2):112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经济发展了,身体的毛病忽然就多了起来。工作超时、作息不规律、食品不安全、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电磁辐射……有些人年纪轻轻经常出现口干舌燥、腰腿酸软、失眠多梦、视力模糊;刚步入中年,眩晕耳鸣、疲劳乏力、记忆减退、虚火缠身,慢性病接踵而来。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影响有关,更与人体的阴虚有紧密的联系,阴虚已成为本世纪危  相似文献   
106.
燃烧过程辐射换热离散坐标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离散坐标(DO)辐射传热模型分别在长方体空间和旋流燃烧室内进行了验证与应用。长方体空间的计算结果表明:DO模型的纯辐射传热预报结果比六热流(SHF)模型准确,与计算精确的区域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而SHF模型的预报结果却有较大的误差。对于旋流燃烧室内温度场的模拟预报也表明,DO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值相吻合,明显高于用SHF模型计算所得的温度值。另外,DO模型在计算时间和边界处理等方面比区域法优越;在收敛速度和计算准确度等方面也比工程常用的六通量模型优越。   相似文献   
107.
较系统地介绍了发汗冷却的机理和发汗冷却研究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发汗喷管不同研究阶段的典型结构,并重点阐述了可望很快应用于工程上的发汗喷管结构,同时列出了发汗喷管计算中关键技术-热量交换的有关数学模型和各参数的取值。指出了近期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说明,航天条件对人体的致敏反应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不同的细菌过敏原和甲醛的致敏作用,结果说明航天后人体对这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飞行后研究说明,随着航天时间的延长,发生致敏反应的可能性增加。重复进行长期航天的航天员,在下次飞行的检查中,其致敏反应状况与以前的飞行前检查没有显著的不同,与健康的供血者也没有显著的差别。但着陆以后,迁移指发生变化的航天人员人数增加了。对航天员个体反  相似文献   
109.
微重力下两相流动沸腾换热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在微重力下两相流动沸腾换热的研究情况和几种有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重力下两相流动沸腾换热机理和流动沸腾传热模型,然后对TEMP2A-3沸腾的地面与空间试验作了比较,并首次用Chen氏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出Chen氏公式在该流态模型下与重力无关,进而可推广到在失重情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实现MW级热流环境的长时间稳态测量,研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水卡式大热流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U型水冷通道结构,基于沸腾换热理论进行换热设计,设计量程5~15 MW/m~2。在高温超声速燃气流试验台上进行了热流测试试验,实际测试量程3~25 MW/m~2。沸腾换热理论的应用可以在较小的水流速下实现MW级热防护,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新型结构传感器相对传统的中心冲击结构换热效率更高,可实现的量程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