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9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353篇
航空   2852篇
航天技术   548篇
综合类   433篇
航天   130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关于固体推进剂粘弹力学特性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编制的移动因子求算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动态测量数据处理,结果比人工处理等方法的结果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介绍用 Visual FoxPro的定时器。标签、按钮等控件和控件的属性、方法、事件等在界面上设计动态字幕、动态按钮等若干动态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概述了产品标准化系数的概念和标准化件数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和思考了产品标准化系数的取值范围及其与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产品标准化系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5.
主要针对以差压变送器为核心的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特点 ,应用流体网络分析方法 ,提出了动态差压检测系统中的共模误差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共模误差与检测系统两侧引压管路的不一致性直接相关 ,为了获得动态差压信号的准确检测 ,必须对动态差压检测系统的共模误差予以抑制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两对边简支、另两对边复杂支承矩形板的横向振动问题,给出了固有频率和振型函数的数值求解方法。将支承反力和反力矩沿边界Fourier级数展开,从而得到满足全部边界条件的特征方程,利用计算机数值求解可得到任意精度的任意阶固有频率,本文最后给出了两个算例。  相似文献   
67.
研制能够用于低速水流中的三分量内式测力天平,结合氢气泡(或染色液)方法,在水洞(槽)中实现测力和流动显示实验同步进行的动态实验系统,克服了通常测力和流动显示分别在风洞和水洞中进行,实验条件不同给结果分析带来的困难。天平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避开传统的应变片技术应用于水中所遇到的技术困难。简易飞行器模型的静态和等速俯仰实验结果表明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介绍了不同后掠角三角翼在进行俯仰振荡时的动态压力特性,说明这种动态压力特性同三角翼的法向力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试验研究揭示了流态、压力和气动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试验研究显示三角翼上翼面压力的动态变化曲线呈现出双峰形态;不同后掠角三角翼在动态试验过程中压力、法向力都具有相似特性。  相似文献   
69.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直接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应用于超机动飞机的飞行控制中。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进行设计,对由于模型不准确导致的逆误差采用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通过补偿由于模型不准确引起的逆误差,弥补了非线性动态逆要求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而且可以大大简化动态逆控制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70.
拥有“神舟”、“神箭”等著名宇航品牌,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业绩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第五届珠海航展上又给观众带来了惊喜:除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许多在研产品模型闪亮登场外.神舟5号飞船返回舱精彩亮相,嫦娥1号卫星、环境1号C卫星等产品模型也一同展出。这些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虽然用途不同.但细心的观众不难从中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影子,注重环境、保护生态、高效节能已成为航天科技发展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