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我国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产业链中的资源利用率都偏低,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就成了发展绿色制造的焦点和重点。在制造业中尽量多应用数控设备,尽量提高数控设备资源利用率,努力开展机床的再制造工程,对于实现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黄希 《中国航天》2010,(2):10-11
<正>国内首只专注于航天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航天产业基金于1月18日在北京创立,与此同时,负责航天产业基金管理和运作的合伙人之一——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当日宣告成立。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30.3亿元人民币,投向集中在航天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及其相关领  相似文献   
33.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要素、环节彼此衔接、相互协调。为了在更广的范围扩大河北省的知名度,增强河北省的影响力,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分析了河北省文化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河北省文化产业链整合的发展条件。通过对产业链整合的研究,探索文化产业培育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做大做强河北省文化产业提供对策指导。  相似文献   
34.
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潮,在短短5年时间内,我国涌现出一批卫星制造、运营与服务,商业测控、运载火箭等新兴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热点。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过程以及产业应用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分析了商业航天与传统航天在产业和标准上的差异,围绕着支撑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分析了国内外本领域的标准化现状,规划构建商业航天标准体系以及组建配套的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为开展商业航天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5.
在去年的航空产业园专辑中,开锐咨询和读者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理论、临空性产业链的选择和构建、如何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中建立政府与机场的良好合作模式、临空经济区的投融资模式及适用性、临空经济区的收入来源等5个专题。时隔一年多,开锐咨询对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建议。临空经济区归根结底还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撬动城市经济升级的功能。那么,临空经济区应怎样去实现其“城市”的功能7怎样更好地启发并契合城市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6.
曹冲 《国际太空》2012,(4):46-48
1 ICD文件发布的意义 ICD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定义并规范了"北斗"的空间段和用户段之间无线电链路的通信接口协议,是用户终端接收、捕获跟踪、解调解码"北斗"导航卫星信号必须依据的规范文件,是产业链之源的"开关",故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关键文件.  相似文献   
37.
任治潞 《大飞机》2021,(2):18-23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航空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如今航空业已经逐步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手足无措中走了出来,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也在逐步恢复,但没有人会否认,这场疫情将对未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航空发动机产业来说,在经历了2020年的冲击之后,如何规划好企业未来的技术发展之路、市场开拓之路,才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8.
马媛 《国际航空》2014,(5):52-53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航电”)以国际合作方式推进其航电业务的发展,继与法国泰雷兹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之后,近日与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共同组建的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也正式投入运营。此外,电科航电还在空管、维修、模拟器以及通用飞机/无人机系统等领域不断拓展,动作频频,成为业内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9.
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几乎集中了我国直升机钡域全邵的科研、生产力量,是我国直升机产业当之无愧的"国家队".在中航工业改组迄今的两年多时间里,中航直升机公司在改革、重组、发展、整合的大政方针之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十二五"的发展目标也已清晰.  相似文献   
40.
据介绍,目前陕西省共有50余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北斗卫星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已初步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涉及航天动力、测控、卫星设计、空间材料、空间应用等航天专业领域全国重点高等院校5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从事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