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342篇
航天技术   451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5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彭坤  杨雷 《宇航学报》2018,39(5):471-481
为提高空间站利用率,降低载人登月任务成本,有效开发地月空间,研究了基于地月空间不同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首先对比直接往返登月飞行模式,对基于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进行任务分析,通过空间站将载人登月任务解耦为载人天地往返任务和登月任务两部分;其次通过轨道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出考虑登月任务需求的地月间空间站可运行轨道和停泊点;最后建立一套飞行模式评价模型,从速度增量需求、飞行时间、空间环境、登月任务窗口、测控条件、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后续任务支持性和任务可靠性方面对6种不同位置空间站的登月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L2点Halo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为更优飞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2.
韩宁  王立兵  郭宝锋  董健  李宝晨 《宇航学报》2018,39(11):1284-1291
以空间目标为研究对象,针对双基地雷达时间、空间及频率同步误差导致的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散焦问题,提出基于离散多项式相位变换的自聚焦算法。算法首先将目标平动、转动及同步误差导致的相位项统一建模为高阶多项式,利用离散多项式相位变换方法估计高阶多项式系数并据此构建补偿相位项,完成高阶相位补偿。最后进行方位压缩得到高聚焦度的二维ISAR像。算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延时参数及成像积累时间可得到高精度参数估计及相位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校验了算法性能优于常用的非参数化自聚焦算法。  相似文献   
113.
甘岚  龚胜平 《宇航学报》2021,42(2):185-191
针对太阳同步圆轨道卫星星座对地观测任务,研究了在卫星机动情况下对多区域目标的成像任务规划算法.首先提出了单颗卫星对单个点目标的观测方法,解析分析了点目标可见性,并给出了卫星变轨策略;进而通过把区域目标划分为多个条带,将问题转化为卫星对点目标观测问题,结合单星单目标观测方法分析区域目标各条带的可见性;最后建立优化问题模型...  相似文献   
114.
付郁 《卫星应用》2013,(6):44-47
2013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发布其了2020愿景。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CNES向本刊提供了有关的介绍性文本。现将该文本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16.
荆武兴  李茂登  黄翔宇 《航天控制》2011,29(3):69-74,79
基于日地月信息的自主导航系统利用日地和月地夹角信息来确定卫星的轨道和姿态,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它利用在轨的集成敏感器来敏感太阳、月球和地平边缘,从而产生相应的脉冲.利用脉冲的信息就可以确定日、地、月的方位信息,并可以确定日地和月地夹角.本文研究了该类自主导航系统的基于球形地球假设的方位确定算法,导航敏感器基于地球扁率的...  相似文献   
117.
月球南极着陆区关键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飞  张熇  吴学英  董捷 《航天器工程》2015,24(1):103-110
与月球中低纬度着陆区不同,月球南极地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恶劣,太阳高度角低,对地可见与不可见周期较长,这些关键特性都对南极着陆探测任务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国内外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对南极地区的光照条件、对地可见、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到了上述关键特性的规律。南极地区不存在永久光照区,但存在一些几百米尺度的4~9个月的准连续光照区,着陆器的光照条件与着陆器高度密切关联;南极地区光照条件和对地可见受地形影响较大;在50m基线情况下,备选着陆区域平均坡度比较平缓(0°~5°);着陆器尺度5m基线情况下,不同备选着陆区域平均坡度相差较大,最大平均坡度可以达到25°。根据上述分析,对我国开展月球南极探测的任务规划和探测器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着陆区的选择及探测器主要功能组成等。  相似文献   
118.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1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归国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9.
《航天器工程》2016,(1):84-89
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在第二宇宙速度下实现服务舱和返回器分离,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准确地再入并着陆在预定回收区,为了保证返回器的导航精度,对返回航天器的时间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适用于二级信息拓扑结构的多舱段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维护系统(简称"时统")和相应的地面验证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并结合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真实在轨飞行数据分析,证明此时统设计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使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