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97篇
航天技术   251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4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71.
杜荣华  张翔  王宁  汪玲  张兴星 《宇航学报》2021,42(5):621-633
提出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接近的自主检测和跟踪方法.在摄像机捕获原始图像后,利用推导的主动星高精度姿态来确定摄像机的精确指向,并结合恒星星库进行初步恒星对象剔除操作,随后基于不同对象在图像中的运动轨迹差异进行目标的精确识别.在目标仅视线角可观测的条件下,基于相对轨道根数建立相对运动方程,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  相似文献   
672.
673.
飞行器交会对接相对位置和姿态的估值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过程中 ,应用计算机视觉系统作为精确传感设备 ,测量飞行器相对于固定在空间站的坐标系的三维位置和方向 ,为导航和控制回路提供需要的反馈信息。文中研究了由计算机视觉系统采集的二维图像信息估计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和姿态的方法 ;提出了光点检测光线拟合算法 ,并给出数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74.
基于视线制导的交会停靠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交会停靠段的控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基于视线位置信息的平行接近法。本文对纵向控制中的非线性滑动模态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考虑了视线角对纵向控制的耦合作用 ,增加了耦合项 ,并进行了存在性和稳定性分析。对于横向和纵向同时协调控制 ,提出一种多变量互相耦合的非线性滑动模态视线制导控制方法 ,并对同时协调控制进行了存在性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75.
航天器交会两点边界值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仁璋  蒙薇 《宇航学报》2006,27(6):1182-1186
从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两方面讨论近地空间航天器交会中的两点边界值问题。其中,绝对运动涉及多圈Lambert问题,以Lagrange时间方程为研究工具,而相对运动Lambert问题应用C—W线性解。对圆轨道之间的双冲量转移,给定转移角与转移时间,研究最小变轨速度增量所对应的转移圈数与轨道参数的求解方法,提出满足最小变轨速度增量要求的多圈转移的工程图解法,并从工程应用出发,在飞行时间约束下,按最小速度增量要求,阐述航天器交会两点之间飞行轨道(轨迹)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将飞行轨迹划分为初始漂移段、轨道转移段与终端停泊段三部分,应用两点边界值问题的解,选择两次冲量机动时刻,使速度增量之和最小。模拟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对航天器交会设计是适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76.
针对锥形禁区约束研究了空间交会平移靠拢段的被动安全逼近速度计算问题.根据轨道面内外的相对运动相互解耦和轨道面外呈周期运动的特点,将三维锥形禁区约束转化为轨道面内的二维锥形禁区约束.将平移靠拢段的逼近分为V-bar逼近和任意方向逼近两种情况,分别基于相对动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安全逼近速度、失效位置和失效点到轨迹与锥形禁区边界相切点的飞行时间三者的关系式.最后的算例表明在锥形禁区约束情况下V-bar逼近相对R-bar逼近来说要求的安全速度更小.  相似文献   
677.
飞行器自主交会对接逼近阶段单台CCD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台CCD相机来实现自主交会对接最后逼近阶段的测量与控制任务。通过对安装在目标飞行器上的四个共面编码标志的测量,来实时计算追踪飞行器上CCD相机的外参数。利用求得的相机外参数和已知的坐标系间的转换参数,可以求得追踪飞行器坐标系与目标飞行器坐标系间的转换参数,从而得到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系数。本文还通过了一组试验验证了该该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8.
有限推力交会的最省燃料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航天器有限推力交会的最省燃料轨迹。首先应用三角变换技术将推力约束 转化为没有任何约束的虚拟控制,进而利用直接优化方法,应用参数化控制方法以及强化技 术将控制向量表示为分段常值函数,将上述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应用经典 的参数优化方法即可求得最优控制律的一个近似解,通过增加参数个数,重复优化得到逼近 连续最优解的参数化解。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79.
在轨服务飞行器自动寻的段的接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轨服务飞行器在自主式在轨服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在轨服务飞行器与目标服务对象间的交会是在轨服务任务过程的必要阶段。为优化交会过程自动寻的段的接近策略,对基于Hill方程的双冲量机动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在轨服务飞行器的初始轨道参数和机动时间选择对接近过程的影响。运用典型算例,得出两航天器的轨迹、速度和机动消耗在不同坐标系的变化规律,指出了算例中机动消耗随在轨服务飞行器初始参数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0.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