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39篇 |
免费 | 1848篇 |
国内免费 | 161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015篇 |
航天技术 | 1939篇 |
综合类 | 1364篇 |
航天 | 28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584篇 |
2022年 | 629篇 |
2021年 | 653篇 |
2020年 | 621篇 |
2019年 | 586篇 |
2018年 | 436篇 |
2017年 | 480篇 |
2016年 | 534篇 |
2015年 | 529篇 |
2014年 | 641篇 |
2013年 | 588篇 |
2012年 | 663篇 |
2011年 | 687篇 |
2010年 | 635篇 |
2009年 | 645篇 |
2008年 | 603篇 |
2007年 | 569篇 |
2006年 | 491篇 |
2005年 | 446篇 |
2004年 | 405篇 |
2003年 | 389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335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108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提出了一种多轴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雨流计数法对各平面上的剪应变进行循环计数,以统计出的剪应变循环作为多轴疲劳损伤的主要控制参数,将各剪应变循环历程内对应的最大正应力和正应变变程作为多轴疲劳损伤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多轴疲劳寿命模型计算出各平面上的损伤,以最大损伤平面作为多轴随机疲劳的临界平面,通过该临界平面上的损伤计算出多轴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采用SNCM630钢,304不锈钢和S45C钢3种金属材料的多轴随机疲劳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大都分布在试验结果的2倍分散带之内. 相似文献
53.
54.
55.
有时间窗的多式联运问题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限时性的快速货物运输已成为货运发展的趋势之一,多式联运则是此类限时快速运输较佳的运输组织形式.对有时间窗多式联运的内涵具体描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时间窗多式联运问题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为货物时间窗求解模型,下层为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路径优化模型的蚁环算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用该算法求解有时间窗的多式联运问题可以方便有效地求得满意解. 相似文献
56.
航天器的每一种行为都需要多种信息的综合,这使得有效传递传感器数据成为关键问题.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将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作为内部的一种通信机制,解决消息的传递问题.由于ROS使用C++编写,无法直接应用在嵌入式平台中.本文利用C语言实现了ROS中基于发布订阅的通信机制,将信息的传递过程虚拟化成很多节点,每个节点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成为发布端或者订阅端.发布端/订阅端并不需要知道其他节点的信息,实现功能解耦.目前,该方法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了单机和多机间的测试,通信效果良好,完成了进程间数据的传递. 相似文献
57.
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中的Mixture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建立了两端开口中心槽供油型挤压油膜阻尼器三维非定常空化流场求解模型。数值模拟表明:随着阻尼器内环进动,考虑两相流动的油膜低压区在中心槽的两侧产生两道对称的条状负压带,条状带内具有较高的气相体积分数;阻尼器低压区的压力和气相体积分数对进油孔位置十分敏感,阻尼器油膜力和流场气穴比的变化频率与进油孔数密切相关。内环同心进动半径、进动频率对阻尼器空化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表明,进动半径和频率的增大均会使得流场内的空化现象加剧,同时气穴比的相位滞后现象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58.
59.
电大尺寸散射体的RCS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有效的求解电大目标散射计算问题,在避免谐振区效应情况下获得复杂目标的隐身雷达散射截面(RCS)特性,引用混合场积分方程(CFIE),在快速算法的求解迭代过程中采用共轭梯度算法(CG)的收敛技术,能够稳定的求解电大尺寸的RCS。计算和分析了金属球双站RCS和金属立方体双站RCS,并和精确计算、相关参考文献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稳定,在工程实际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在经济外部性效应和集群结构变化基础上,认为集群剩余是集群内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行为主体在集群网络中所产生的内外部影响,且这些行为主体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入而获得一个可预期的固定报酬,总会有个体或群体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在提出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了集群结构变化,对集群内控制关系产生的影响,并就集群剩余在相关组织间的分配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