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9篇 |
免费 | 509篇 |
国内免费 | 26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50篇 |
航天技术 | 414篇 |
综合类 | 245篇 |
航天 | 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97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随着雷达管制的实施,航管监视雷达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多重雷达覆盖也是发展趋势。雷神二次雷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全国很多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面对故障现象,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维护雷神二次雷达中遇到的典型故障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同行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2.
753.
带放气槽的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音速进气道实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带放气槽的定几何二元倒置"X"型混压式超音速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减小,流量系数却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当攻角变化时,两侧进气道变化各异,在小攻角α≤60时,随着攻角的增加,迎背风两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于迎风侧进气道,在流量系数方面,背风侧进气道先增加后减小,而迎风侧进气道一直保持缓慢下降,但两侧总的流量保持变化不大,在大攻角(α=60-90)状态下,背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均下降剧烈,而迎风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但流量系数却有所上升;同时,通过与不带放气槽进气道的速度特性以及反压特性对比发现,放气槽的存在不但增加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范围,而且对进气道在高马赫数下性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本文为倒置"X"型进气道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54.
月球软着陆的二次型最优制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在月球表面指定区域的精确软着陆,研究了月球软着陆的线性二次型最优制导方法。利用简化的轨道动力学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和能耗最优的软着陆二次型制导方法。由于制导律要求同时提供3个方向的时变推力,所以需要通过变推力发动机和姿态机动来实现。该制导方法虽能满足精确软着陆的需要,但对姿态变化的要求超出了着陆器姿态机动能力。因此,本文修正了二次型最优制导方法,取消了对轨道参数的过程约束,仅对其终端进行约束,通过求解着陆指定目标点的能耗最优两点边值问题,得到了发动机推力大小和方向的显式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一定的姿态机动能力,修正的制导方法能够满足精确软着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5.
提出使用高分辨率的Diviner辐射计红外温度作为月壤热传导的边界输入条件,使得月壤物理温度廓线的模拟更接近月表真实情况. 利用Diviner物理温度廓线模拟的微波亮温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探测仪(CELMS2)的实测亮温匹配,来分析CELMS2数据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月壤微波特性的反演奠定基础. 以哥白尼坑区域为例,对比分析了Diviner辐射计红外通道温度与CELMS1实测微波亮温的变化趋势. 选择月球虹湾地区内一位置点(45.1°-45.5°N,33.1°-33.5°W),分析了CELMS2在该位置点内5个月球时刻的亮温数据. 通过对实测亮温与模拟亮温在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角的匹配分析得到,在高频微波通道内两者的相关性达到96%以上,表明嫦娥二号微波探测仪亮温数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为月壤特性反演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756.
757.
在聚丙烯(PP)中加入10%~40%质量份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反应增容剂三元乙丙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PDM-g-GMA)及成核剂对PP进行共混改性。首次对PP/PET、PP/PET/EPDM-g-GMA合金形貌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求得共混物分散相平均弦长L1、连续相平均弦长L2、分散相投影面直径平均值dp、分散相粒径分布宽度σ等结构信息。扫描电镜照片和定量数据表明:PP/PET是典型的不相容体系,加入EPDM-g-GMA后,两相相容性提高,进一步加入成核剂苯甲酸钠后,分散相尺寸更小粒径分布更均匀。力学性能分析表明:PP/PET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随PET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加入的EPDM-g-GMA起到反应增容和橡胶增韧的协同效使韧性提高,进一步加入的成核剂苯甲酸钠有利于增韧。PP/PET体系的杨氏模量高于PP,加入EPDM-g-GMA后杨氏模量变化不大,进一步加入苯甲酸钠后杨氏模量提高。PP/PET的拉伸强度随PET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加入EPDM-g-GMA后与未增容体系基本一致,进一步加入苯甲酸钠后,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但低于PP。反应增容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未增容体系但远低于PP。 相似文献
758.
759.
对航空动力传动系统渗碳齿轮材料的代际发展、组分特征与强化机制进行综述。第一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中低合金钢,渗层组织通过Fe3C型碳化物进行表面硬化,因合金化元素含量低,第一代渗碳齿轮钢回火抗力差,普遍服役温区≤200℃。在第一代渗碳齿轮钢中,16Cr3NiWMoVNbE材料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相对较高,通过临界饱和渗碳工艺方法,该材料可进阶为第二代渗碳齿轮钢进行宽温域服役。第二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中高合金钢,通过进一步提高合金化程度,适当提升抗回火能力较强的Mo元素含量,基体回火时,可析出部分回火抗力较高的M2C强化相,整体服役温区提升至≤350℃。第三代渗碳齿轮钢为低碳超高合金钢,借助计算材料学,充分发挥出“二次硬化”强化基体效果,能够在500℃以下温区长期服役。现有合金结构钢体系的强化机制,无法避免500℃以上高温长期服役的强度快速衰减问题,下一代渗碳齿轮材料,将以抗氧化性能优异的铁基合金为基础进行研制。 相似文献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