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74篇
航空   1433篇
航天技术   191篇
综合类   220篇
航天   18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动态复杂流动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不同后掠角的三角翼模型在低速风洞中大幅度俯仰运动时和带鸭翼飞机模型主翼面上的动态流显示;分析了动态流动迟滞特性的流动机理及缩减频率的影响和鸭翼涡对主翼涡的干扰影响及随鸭翼振动时主翼涡位置、强度、涡破散点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一种亚超音速机翼最佳弯扭综合设计的计算方法,它应用了有限基本解方法。分别在亚超音速各选取一个设计点(M数和C_L),进行机翼弯扭设计,其目的是减小与升力相关的阻力。在此基础上,顾及亚音速和超音速这两个设计点的气动力特性,还要兼顾到飞机其它性能和结构上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机翼的综合设计。本文分别给出了亚音速最佳弯扭设计,超音速最佳弯扭设计和综合设计的计算结果。经过分析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3.
王旭  张冬  王龙 《飞行力学》2020,(2):17-22
基于NACA0012对称翼型设计了前掠机翼、后掠机翼和平直机翼,采用CFD方法计算了3种机翼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通过压力云图和流线图分析了3种机翼的气动特性及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前掠机翼上表面的流动是由翼尖流向翼根,翼根首先出现分离,而后掠机翼上表面的流动是由翼根流向翼尖,翼尖首先出现分离,平直机翼由于受翼尖涡的下洗影响,翼根首先出现分离;在30°斜掠角下,前掠机翼形成了机翼前缘涡,表现出旋涡流态气动特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机翼之间的流动差异,有助于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气动布局。  相似文献   
24.
25.
航空微机械——微机械用于边界层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篇报告介绍了Brite-EuRam航空微机械课题最近的发展。研究目的是应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抑制飞机机翼上气流分离的可靠性。这个研究课题是由英国航空航天领导的并涉及到Dassauh航空、CNRS和Warwick大学、曼彻斯林、柏林(TUB)、曼特(UPM)Atheus(NTUA)、Laussanne(EPFL)和Tel-Aviv。这个“基础研究”项目是由CEC工业和材料技术研究所CNRS和合作工业联合基金支持的,经费支出大约26人年,1.5百万欧元三年时间。这个课题的目的在于评估利用MEMS技术改善紊流附面层进而推迟分离的可能性。课题进行了两种流场控制的概念研究,控制壁面附近气流方向上湍流结构(马蹄形涡和条纹),控制分离点下游附近的大尺寸横向涡的结构,运用大量的实验,数值模拟和控制系统模型等手段,验证了检测和作功的不同概念。MEMS系统的硬件是以体激励器和传感器的形式发展的。课题研究以在工业相关领域进行实验验证为目的。  相似文献   
26.
气动弹性剪裁中的设计变量和约束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张芝龙 《航空学报》1991,12(12):647-650
1.前言 设计变量的取法和约束导数的计算,不但影响气动弹性剪裁的结果,而且决定着它的工作量。本文对于两种不同的设计变量取法进行了讨论。在约束导数计算方面,通过一个盒段模型和一个三角翼模型的计算,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7.
机翼/外挂系统的颤振主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奇凯  陈桂彬 《航空学报》1991,12(10):453-458
 本文对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一小展弦比带外侧导弹的机翼颤振模型,模型具有外侧后缘控制面。依据该模型的全部动力特性和刚度特性,以最优控制为基础,采用动态补偿器方法,设计了两阶控制律。对该控制律进行了风洞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颤振临界速度提高了14%以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8.
智能旋翼的频域神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频域内的神经控制方法在振动主动控制中因其允许复杂的控制算法,适合于智能旋翼的控制。在建立频域智能旋翼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频域内的智能旋翼神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选取训练样本,建立频域神经模拟器,然后按照提出的算法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9.
对机翼大梁的加强方案,从理论计算、试验上分析了它的静力特性;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l大梁的加强方案在强度和刚度上能满足改装后飞机的承载要求,该加强方案已应用于飞机的改装.  相似文献   
30.
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用智能气囊缓冲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坠毁座椅是提高直升机安全性的重要措施。本文首次研究了应用于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的智能气囊缓冲器,论述了智能气囊缓冲器在直升机上应用的可行性。智能气囊采用了智能材料与结构新概念设计.可提高缓冲器的性能。与其它缓冲器比较,智能气囊能主动控制冲击过载,可使坠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冲击过载更为平缓,提高缓冲保护的有效性。初步实验结果证实智能气囊缓冲器的原理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