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航空   1384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319篇
航天   5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先进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不断提高,对热障涂层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涂层中引入一定密度的周期分布表面裂纹,可以同时提升其隔热性能和服役寿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先进热障涂层技术。然而,目前关于这种涂层中表面裂纹形成的力学机制研究尚不充分。以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表面裂纹的形成过程为对象,发展了考虑热应力的多层结构剪切滞后模型,推导了表面裂纹形成前陶瓷层内应力场与位移场的解析解,获得了不同预热温度下陶瓷层内平均应力、平均应变能密度及总应变能随涂层厚度的演变规律,发现:在表面裂纹形成前,陶瓷层内平均应力和平均应变能密度不随其厚度改变,而总应变能随其厚度线性增大,这说明陶瓷层内总应变能是衡量能否在涂层中形成表面裂纹的关键参量;在其他喷涂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预热温度越高,表面裂纹越容易形成。本文阐明了预热温度对表面裂纹形成的影响,为实现高热障和高应变容限热障涂层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2.
采用有限元分析与冲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膨胀管与波纹管的吸能特性进行探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吸能元件的试验过程进行初步掌握,同时根据冲击试验结果对试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正;然后开展两种吸能元件的动态冲击试验,探究其吸能特性,最终比较分析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落锤冲击试验的试验结果,选择效果理想的吸能元件应用到襟翼交联机构上。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吸能行程、吸能稳定性还是吸能结构的设计考虑,波纹管都是最适合应用到交联机构中的吸能元件,该吸能元件比吸能大,吸能过程平缓稳定,吸收能量之后只有塑性形变但结构不发生破坏,同时吸能行程短,吸能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  相似文献   
173.
由电子对抗产生的威胁电磁环境是当今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电子对抗对用频装备的影响同时取决于干扰技术和干扰战术两大因素.以导弹武器的威胁电磁环境适应性为例,重点围绕威胁电磁环境量化表征与逼真构建,抗干扰指标、抗干扰性能试验与评估等方面,对威胁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估技术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74.
游令非  张建国  周霜  杜小松 《航空学报》2019,40(12):223228-223228
针对目前的航空发动机限寿件(ELLP)疲劳可靠性分析中的小失效概率事件以及其极限状态函数具有较强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更新机制的半径外自适应重要抽样(AUMCROAIS)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自适应重要抽样(MCAIS)快速逼近真实设计验算点(MPP)附近,随后以近似设计验算点为中心进行极坐标抽样,并依次构造主动学习函数,对近极限状态函数和抽样半径进行最优选取,从而实现最优抽样半径的更新,通过不断的更新确定出最优抽样半径,加速失效概率计算的收敛。本方法提高了设计验算点的收敛速度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解决了小失效概率事件以及强非线性极限状态函数可靠度计算难题,最后以某型发动机压气机轮盘为对象应用本方法,并与传统的蒙特卡罗仿真(MCS)方法、蒙特卡罗半径外自适应重要抽样法(MCROAIS)和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高效率、鲁棒性和仿真精度。  相似文献   
175.
176.
针对常用的阶梯变迎角数据处理方法处理连续变迎角试验数据时,不能去除低频振动分量的问题,基于试验数据中的近似对称、局部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将数据进行分段二项式拟合的处理方法,并详细论述其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基于方差极小值动态确定数据分段长度的方法。基于测试信号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低频分量信号滤除近70%,有效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经标模试验测试验证,所提方法可成功应用于某些试验。   相似文献   
177.
用纤内Bragg光栅进行动态应变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描述了用纤内Bragg光栅进行动态应变测量研究的意义,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两种用纤内Bragg光栅动态应变测量时进行Bragg波长偏移量的解调方法;光干涉相位检测Bragg光栅反射波长偏移的解调方法和用DWDM密集波分复用器解调Bragg波长的方法,前者适用于高频宽带动态应变测量,后者适用于有限频率或中等频率响应的动态应变测量。  相似文献   
178.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结构的主动振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郦正能  叶宁 《航空学报》2002,23(5):427-430
 从形状记忆合金 (SMA)智能结构用于主动振动抑制的构想出发,建立了含SMA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主动振动抑制的效果。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SMA是振动抑制的有效驱动器,通过主动应变能调整 (ASET)的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基频 (一阶固有频率 )的改变上,对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9.
超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峰  张虎  蒋成保  徐惠彬 《航空学报》2002,23(6):552-555
 采用自制的TbDyFe超磁致伸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主动振动控制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并对其偏置磁场、激励磁场、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主动控制减振效果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作动器工作应变在TbDyFe材料的线性区 ,其总伸缩量可达 70 μm。低频动态特性好 ,谐频影响小。在自适应滤波控制方式下使用该作动器对正弦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减振 ,减振效果达到 30dB。磁场均匀性对作动器输出特性有明显影响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精确设计作动器激励磁场 ,可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沿轴向磁场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0.
流动控制技术在航空涡轮推进系统上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介绍了主动流动控制在风扇/压气机、主燃烧室、涡轮和排气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阐明了流动控制在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增加发动机的稳定性、减轻发动机的重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指出分步实施流动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应对其重大技术挑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