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489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83篇
航天   2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21.
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的机载液晶显示器视频驱动电路设计方法,并对CPLD内部各功能模块作了详细的分析,只要通过软件对CPLD中的部分模块做一些参数调整,就可以接受其他制式的视频信号(NTSC、VGA)和驱动不同分辨率的液晶屏。  相似文献   
822.
从变位齿轮全参数化建模谈UG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在UGNX环境下,完全通过受表达式驱动的命令,实现渐开线直齿变位齿轮(简称变位齿轮)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并创建了两种不同模式下受表达式驱动的齿轮模型。  相似文献   
823.
X射线光刻机中应用的精密定位工作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的发展,微电路图形的特征线宽愈来愈细的特点,发展了电子束光刻及X射线光刻,而X射线光刻由于其极高的分辨率,对未来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的制作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随之而来的是要有高精度的定位工作台,以保证高套刻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4.
针对传统的光电平台驱动控制方案闭环周期长和体积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YNQ平台的驱动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充分发挥ZYNQ中PL部分的并行处理优势,建立对应CLARK变化、PARK变换、交直轴电流PI校正、反PARK变换和SVPWM模块的IP核,最终输出PWM信号控制驱动桥六个桥臂的开关状态。系统的PWM周期可达18 kHz,电流环的闭环周期可控制在50μs以内,极大地缩减了系统的闭环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电交轴电流可以快速跟随方波和正弦波指令信号,且对应电机的三相电流平滑无畸变,纹波较小。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证明了系统的闭环带宽可高于318 Hz,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实现小型化高精度的伺服驱动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5.
文章针对大型电动振动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大功率开关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采用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全桥逆变电路和脉宽调制(PWM)集成控制电路来实现,研制出的样机调试取得良好效果。文中还对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单极性倍频PWM调制和输出滤波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6.
针对双轴驱动太阳翼展开后的运动包络对航天器设备产生的视场遮挡和空间干涉问题,基于机构运动学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翼构型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自然坐标方法建立太阳翼机构运动学模型,完成太阳翼运动状态的模拟;然后,分析太阳翼运动包络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可用于优化设计的参数,同时根据机构装配关系及视场要求形成约束条件;最后,建立以摆动角为目标的优化函数并进行优化分析。以轨道倾角86.4°、轨道高度780km的航天器双轴驱动太阳翼构型优化为例,对其构型进行优化设计和优化结果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可获得太阳翼的最大摆动角为32°,此时太阳翼基板边缘与天线、敏感器视场最小距离为5mm,太阳翼运动过程对设备视场不产生遮挡影响,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太阳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航天器上可动设备构型优化及设备布局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27.
静电悬浮加速度计驱动电路作为整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低频噪声性能直接决定静电悬浮加速度计整机分辨率。为满足静电悬浮加速度计驱动电路超低测量频带内(1mHz~1Hz)噪声均低于5×10-5V/Hz1/2要求,依据斩波稳定技术对于低频噪声的抑制作用,设计了基于斩波稳定技术的静电悬浮加速度计驱动电路。对实际电路进行测量,利用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噪声曲线拟合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经斩波后驱动电路低频噪声转折频率与低频噪声均下降一个数量级,在测量频带内电路噪声均低于2×10-5V/Hz1/2,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28.
研究了仅有两个独立控制力矩的轴对称欠驱动刚性航天器的可行轨迹生成问题。首先,由系统模型推导出轴对称欠驱动航天器可行轨迹必须满足的状态约束条件;其次,基于轴对称欠驱动航天器的微分平滑特性,提出了一种可行轨迹生成算法。该算法针对欧拉角姿态描述的系统模型,不仅能够有效地简化系统平滑变换中的奇异点避让问题,而且即使是在大角度机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轴对称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角速度和相应的控制输入力矩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这使得欠驱动航天器后续的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等算法的在线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29.
为满足先进航天器超高指向精度(优于10-4(°))和超高姿态稳定度(优于10-6(°)/s)的需求,研究了一种"振源与载荷动静空间隔离、控制主从协同"的卫星平台设计方法。采用八杆非接触磁浮机构实现振源与载荷的动静空间隔离,消除平台微振动对载荷的干扰;采用载荷为主,平台为辅的协同控制策略,合理有效利用"死区"间隙非线性,实现了卫星的"超精超稳"控制。仿真验证了平台的双超性能。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平台微振动导致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30.
《航天员》2012,(6):78-79
2012年9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办,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联合会协办,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暨军民融合交流大会”在苏州隆重举行。来自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国防科工办、苏州市及高新区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各重点应用单位企业代表以及中央、省、市媒体共计30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