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94篇
航空   515篇
航天技术   157篇
综合类   83篇
航天   2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河南省在人才素质、产业基础、资金投入、知识存量等创新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原因在于科研教育资源少、产业结构与创新资金投入体制不合理、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提出了立足产业结构优化汇聚创新资源,依托三大载体,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来实现创新驱动的战略框架,因此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和基础平台创新、人才管理创新等。  相似文献   
762.
对液压渗漏故障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故障发生频率,将液压系统渗漏问题按照系统或部件进行分类,与波音工程师一起进行现场研究,通过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深入分析,获得了相关维护建议和液压系统施工的培训材料,并总结编写液压油渗漏部件区域检查工作单,对解决液压渗漏故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63.
大行程柔性微定位平台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伴生转动现象,并对其定位精度造成消极影响。为降低伴生转动对平台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柔性杆的三移一转(3-PPPR)型大行程柔性微定位平台,基于线弹性梁理论模型并考虑柔性杆轴向形变,对两移一转(PPR)柔性运动副伴生转角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基于此完成了对所提平台在单轴、双轴及三轴驱动时产生伴生转角的理论分析;再采用有限元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探究了柔性杆尺寸参数与平台伴生转角之间的灵敏度关系,为所提平台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并据此提出了改善所提平台运动性能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3种驱动条件下平台伴生转角理论值与仿真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46%。  相似文献   
764.
数字孪生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松鹤  叶雨玫  杨强  黄震  解维华 《航空学报》2020,41(9):23615-023615
数字孪生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可看作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纽带。其通过建立物理系统的数字模型、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驱动模型动态更新实现系统行为更准确的描述与预报,从而在线优化决策与反馈控制。本文分析表明数字孪生体相比一般的模拟模型,具有集中性、动态性和完整性的突出特点。数字孪生的发展需要复杂系统建模、传感与监测、大数据、动态数据驱动分析与决策和数字孪生软件平台技术的支撑。在航空航天领域,数字孪生可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运行维护。重点讨论了应用机身数字孪生进行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的案例,相比于周期性维护,具有检修次数更少、维护成本更低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字孪生在空间站、可重复使用飞船的地面伴飞系统中的初步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765.
为了克服起重电磁铁耗电量大的缺点,绿色节能的起重永磁铁成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起重永磁铁与起重电磁铁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出一种兼顾倾斜吊装和水平吊装的抗斜式起重永磁铁。完成了起重永磁铁的磁路设计,计算出固定磁系与旋转磁系所需磁体以及导磁体的尺寸,并分析了所设计磁路在卸物状态下的残余磁场强度;根据旋转磁系的动作特点,设计出抗斜驱动机构,该机构包含两组旋向相反的棘轮转臂机构以及锥齿换向机构,用以保证倾斜状态下至少有一组可以正常驱动旋转磁系旋转,实现吸、卸物。本文解决了倾斜状态下单转臂起重永磁铁无法正常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766.
陈志龙  刘鹏  舒凯  黄鸣  于庆奎 《宇航学报》2020,41(3):362-370
依据振弦式陀螺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振弦式陀螺电磁驱动方案,分析了振弦式陀螺电磁驱动电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初步设计了振弦式陀螺电磁驱动结构,运用MATLAB数值软件设定目标参数和初始值计算得到初始结构尺寸;应用Maxwell电磁软件分析了振弦式陀螺电磁驱动系统中永磁体尺寸、永磁体间距、背磁片、Halbach永磁体阵列等因素对电磁驱动模型气隙磁感应强度的影响;最后优化了振弦式陀螺结构模型并进行了电磁驱动结构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磁驱动整体结构模型气隙磁感应强度得到很大提升,可以很好地降低陀螺功耗,提高陀螺框架驱动力,优化陀螺结构尺寸,从而验证了振弦式陀螺电磁驱动方案模型的可行性,为振弦式陀螺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际产品试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7.
针对旋转机翼式垂直起降高速巡航飞行器,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结构形式的涡轴-涡扇变循环(TSFVCE)发动机,能够分别在涡轴和涡扇两种模态工作。首先对涡轴-涡扇变循环发动机的结构及工作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建立基于变比热的部件级性能仿真模型;然后通过循环分析,确定发动机第二涵道比为3,Flade外涵风扇压比为1.98,第一涵道比为0.11,完成发动机设计点性能方案设计;最后分析了核心机驱动风扇(CDFS)可调机构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机理,得出CDFS放气阀对发动机涡扇模态下的推力与涡轴模态下的功率影响较大,对涡扇模态的推力影响最大为61.5%,对涡轴模态的功率影响最大为33.3%,可利用此特性实现发动机在涡扇和涡轴模态下推力和功率输出的匹配。  相似文献   
768.
胡利平  梁晓龙  何吕龙  张佳强  任宝祥  齐铎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37-723737
针对传统的规则学习算法很难解决顶层决策,以及现阶段航空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作战样式,没有太多现成的数据和案例可供参考,暂不具备\"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条件等难题,从战争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分析的规则库构建方法。首先,从系统演化的外部触发条件和内部驱动机制出发,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规则驱动的自主决策机制;然后,将航空集群决策规则拆分为事件、条件、动作3部分,并采用事件-条件-动作(ECA)描述机制进行规范化表达;最后,借鉴情景分析理论的思想,通过详细分析作战过程的逻辑关系、状态变迁,实现对象、事件、行为的关联,并以无人机自主察打任务规则提取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769.
蒙超恒  裴海龙  程子欢 《航空学报》2020,41(10):324017-324017
涵道风扇式无人机是一种冗余配置操纵面的飞行器,其控制分配问题通常使用伪逆法求解,然而伪逆法不能对任意可达的期望力矩都返回容许控制,使冗余的操纵面牺牲了部分控制能力。提出一种优先级控制分配方法,该方法先对期望力矩进行矢量分解并划分优先级,再求解约束最优化问题得到容许控制。相比于伪逆法,所提出的方法可对更大范围的期望力矩返回容许控制,而且当期望力矩不可达时,可以防止系统因执行器饱和而产生输出耦合。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涵道风扇式无人机的控制分配中,仿真及飞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0.
为了提高变循环发动机(VCE)零维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建立了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二维仿真模型,基于完全耦合方法,将CDFS二维仿真模型耦合于VCE零维仿真模型,发展了VCE多维度仿真模型,分析了VCE零维仿真模型与多维度仿真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使用VCE多维度仿真模型,分析了CDFS气动参数径向非均匀分布对VC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CDFS二维仿真模型对边界条件的要求,重新选取VCE仿真模型中的迭代变量和平衡方程,可以基于完全耦合方法建立VCE多维度仿真模型;与零维仿真模型相比,CDFS二维仿真模型考虑了部件几何参数等物理信息,可以为VCE循环参数分析提供更加真实的部件工作特性,并在功率平衡与流量平衡等条件的约束下引起其它部件工作点及VCE性能的变化;VCE零维仿真模型与多维度仿真模型所得推力的最大差异为2.99%;结合CDFS涵道比,可以将CDFS出口气动参数径向非均匀分布这一流动特性耦合到VCE循环参数分析中;VCE多维度仿真模型对迭代变量初值的选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使用VCE零维仿真模型的解作为初值以保证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