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2篇 |
免费 | 409篇 |
国内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42篇 |
航天技术 | 193篇 |
综合类 | 193篇 |
航天 | 4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未来经济型月球探测器精确定点软着陆问题,考虑发动机特性及终端状态约束,对主减速段制导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到未来月球通信网络的建立和资源的利用,提出了一种探测器在环月极轨道运行时的月面着陆点全覆盖环月调相策略。然后在北东地坐标系下建立软着陆主减速段的质心动力学模型,依据动力学模型将探测器的运动分为纵向平面运动和横向运动并分别设计在线闭环制导律。纵向平面运动采用改进显式制导算法,并基于有限推力思想和主减速段误差传播特性设计了满足终端航向位置约束的点火角修正策略;对于横向运动控制,首先基于ZEM/ZEV最优反馈制导律给出横向制导指令,然后采用PWPF将连续形式的制导指令调制为脉冲形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制导律能够满足所有终端状态约束,具有燃耗次优性、自主性、实时性和一定的鲁棒性,同时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62.
为了改善光学遥感卫星的成像质量,提升卫星操控的灵活性,基于遥感成像理论,提出了依据太阳高度角的卫星在轨成像参数自主调整方法。文中首先讨论了影响卫星遥感成像质量的因素,分析了入瞳辐亮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在不同侧摆角时,一个轨道周期内相机积分时间的变化范围,并据此建立了太阳高度角、侧摆角与积分级数、增益的对应关系。然后分析了太阳高度角和侧摆角的最佳分挡策略,最终得到了可用于卫星在轨成像参数自主调整的二维查找表,以实现卫星在轨成像参数自主调整。利用该方法可提升图像的辐射质量,极大减少了地面上注的数据量。 相似文献
63.
基于纯比例导引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是当前导弹制导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基于理想比例导引(IPN)律拦截非机动目标的解析解,推导了纯比例导引律(PPN)拦截固定目标的解析解,得到了弹目相对距离、制导指令加速度和导弹前置角的显示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拦截碰撞角与弹目相对运动状态和比例导引系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基于该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PPN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PPNIACG),并探讨了在铅垂面内进行落角约束打击和水平面内进行拦截碰撞角约束打击的2种实现方式。最后,以弹道成型制导律(TSG)和最优碰撞角约束制导律(OIACG)为参考,通过数值仿真算例,对PPNIAC的拦截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制导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4.
65.
本文介绍了机载雷达角精度的地对空试验方法和技术。文章主要描述测试系统的配置、基准设备的选取、基准参数的测量等有关技术问题。目的是为今后同类机载雷达角精度的试验提供参考和可借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强耦合系统.控制的关键在于根据给定的悬浮力和转矩得到所需要的绕组电流和超前角.在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文献中超前角和绕组电流计算流程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在超前角求解过程中,计算流程的中断.改进算法首先对给定的悬浮力和转矩是否能够同时满足进行了判断.当不能同时满足给定的悬浮力和转矩时,给出了一种计算超前角和绕组电流的算法;当能够同时满足给定的悬浮力和转矩时,超前角和绕组电流由判别式计算,改进算法使计算出的超前角能够位于有效区间内.此外,针对计算出的绕组电流有可能超过限值的情况,对算法进行了补充.采用改进算法后,在实验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现了样机的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67.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亚声进口条件下,具有60°几何折转角的2D扩压叶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几何参数条件下叶型气动性能的对比,总结了中弧线进口曲率、最大厚度位置以及最大厚度对叶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在进口马赫数达到0.83以上,仍能保持较低损失以及攻角特性的超临界流场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种叶型损失机理以及流场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本文的造型能够实现更高超临界马赫数下的大折转角扩压流动.叶型损失主要来源于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