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航空   1386篇
航天技术   284篇
综合类   195篇
航天   5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闽航  陈凯 《江苏航空》2005,(3):35-35
1月11日,南京空管中心塔台管制员冯贵林走进江苏卫视演播大厅,他作为代表为“民航空管人”捧回了2004年度”南京零距离公众服务大奖”的奖牌。2004年年初,以公众服务为特色的江苏卫视名牌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宣布:将投资10万元,设立南京零距离公众服务大奖,分别评出本年度对南京市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993.
西安赋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余年之久。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元所设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航空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先进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采用的紧凑喷射模式,以包含一个钝体稳定器的矩形模型件为研究对象,数值研究了加力条件下来流温度和速度以及喷口直径、喷射距离、钝体宽度对钝体稳定器后回流区局部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来流温度、速度,扩大喷口直径,增加喷射距离或槽宽,都会增大钝体回流区内的当量比。最后,利用获得的数据建立了简单拟合函数,以预估紧凑喷射模式下回流区内的局部当量比。  相似文献   
995.
甲烷反扩散火焰光谱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层流甲烷反扩散火焰的光谱特性,采用光纤光谱仪对层流甲烷/空气反扩散火焰中发射谱线分别为314nm和430nm的激发态自由基OH*和CH*进行了光谱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了OH*,CH*辐射强度随空气喷嘴出口Re数的变化规律,及其沿反扩散火焰轴向与径向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甲烷反扩散火焰具有明显的内外双层结构,OH*和CH*辐射强度沿火焰轴向与径向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空气流量增大,OH*,CH*分布范围变大,并逐渐向火焰下游扩展。在距喷嘴出口5mm处出现OH*和CH*辐射强度峰值,且峰值的轴向位置不随空气流量增大而改变。  相似文献   
996.
林培华  林宇震  薛鑫  张良  张弛 《推进技术》2016,37(2):311-316
为了更好地在小尺度燃烧室中组织燃烧,对小尺度环形通道内多孔介质表面甲烷与空气预混火焰开展了流量和雷诺数边界特性实验研究。多孔介质采用了烧结金属粉末材料,燃烧在石英玻璃管和不锈钢管以及多孔介质组成的小尺度环形通道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混气流量的增加,环形通道内的火焰形态由多孔介质表面火焰向推举火焰衍变,与推举火焰相比,多孔介质表面火焰更适合于在微小型燃烧室内组织燃烧。稳态预混气温度随流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其流量范围与两个火焰形态的基本重合,可以将温度的转折点作为表面火焰边界的定量判据。对于多孔介质表面火焰流量边界而言,当量比小于1.0时,甲烷预混气的表面火焰流量边界随着当量比的增大逐渐变宽;当量比大于1.0时,随着当量比的增大,多孔介质表面火焰流量边界变窄。对于多孔介质表面火焰雷诺数边界而言,随着当量比的增大,雷诺数边界逐渐变宽。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深入研究中心分级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PIV方法对其头部冷态流场开展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流场的结构特征以及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典型流场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中心主回流区、较小的端部回流区及角回流区,主、预燃级气流的相互耦合过程分为独立射流、气流掺混和气流合并三个阶段。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结构影响较大,随主燃级旋流数增大,主、预燃级气流耦合作用减弱,回流区分布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新的流场结构特征为中心主回流区范围明显收缩,端部回流区向下游延伸,在主、预燃级之间剪切层形成较长回流区。针对该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主、预燃级气流由耦合流动变为解耦流动的临界主燃级旋流数为0.8~1.0。  相似文献   
998.
分布式贫油直喷(Distributed Lean Direct Injection,DLDI)燃烧室是国外多点贫油直喷(MLDI)燃烧室的实用发展形式。本文对DLDI燃烧室的主燃级单元LDI开展研究,主要关注外旋流器旋流数(Sn)从0.65降低到0.33对流场、喷雾和火焰结构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平均方程(RANS)对时均流场进行求解;利用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对喷雾散布进行模拟;利用Mie散射和激光粒度测量仪对喷雾散布和SMD(Sauter Mean Diameter)进行测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火焰结构。研究结果显示Sn变化直接改变流场结构:随着Sn的减小,外旋流射流对内旋流射流的压制逐渐变强,内旋流射流的张角和中心回流区尺寸都逐渐缩小;尤其在Sn为0.33时,角涡回流区演化成壁面回流区。流场变化影响液雾散布:Sn在0.38~0.65区间时,喷雾核心主要由内旋流射流输运,喷雾张角由内旋流射特性决定;当Sn为0.33时,喷雾核心会在自身惯性下射入外旋流射流,在外旋流射流以及壁面回流区的作用下均匀散布。喷雾散布结果表明喷雾核心射入外旋流射流时更有利于液雾的散布。火焰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限制率条件下,Sn为0.33时,中心回流区回流量不足、无法稳定火焰,此时形成的壁面回流区创造了新的稳火点来帮助稳定火焰。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获取航空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雷达散射特性,以亚巡状态典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物理模型为基础,采用高频计算方法 弹跳射线法计算了排气系统在6、10、15 GHz 3个典型频点下水平极化与垂直极化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分布规律,并通过计算10 GHz频点的热点成像确定了排气系统中的强散射源。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提高,雷达波对目标细节的探测能力有所增强,排气 系统RCS曲线上的强散射峰值数量明显增加,且分布位置有所不同;随着俯仰角的增大,排气系统在水平探测面-30°~30°内的 RCS散射峰值的分布位置与强度均发生变化,与俯仰角0°时相比,RCS均值最大降幅可达94.1%;综合不同探测角度下的成像情 况,支板、加力内锥、火焰稳定器与喉道截面热点强度较大,是雷达波的强散射源,也是发动机雷达隐身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00.
10月25日、26日“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系统”、“视窗2000平台下的多功能服务器”两项技术革新项目鉴定会在南京召开,由华东空管局、济南、合肥空管中心及北京航管科技的专家领导组成鉴定小组经过认真地审查测试,一致肯定了革新项目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系统”开发了卫星远端站智能告警、监控系统,弥补了民航卫星远端站缺乏监控的严重缺陷,实现了对卫星设备的计算机远程实时监控和监控口智能切换,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一种更有力可靠的保障手段:“视窗2000平台下的多功能服务器”针对目前转报系统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研发新的软件,使用远程拨号的功能完成了线路和电报终端的双重应急备份功能,提高了转报的运行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