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360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直升机技术》2003,(3):20-20
美国海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签订了价值为1.13亿美元的后勤保障合同,给海军提供“海鹰”直升机的动力传动部件。  相似文献   
112.
引言随着我国民航事业迅猛的发展,航空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一年的某些时期内、在一个星期的某些时间内和在一天的某些小时内,某一空域、某一航线上的飞机过于集中和拥挤或因气候等其他原因造成某一空域的空域管制中心的管制能力无法应付的局面,为此,往往通过流量控制的方式解决问题。随着国内飞行量的增加,因流量控制造成的航班延误量日益增加,流量管制原因和流量管理诱发的其他原因已成为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流量控制措施常常导致在起飞前的飞行延迟、飞行中的等待、使用不经济的飞行高度层、改…  相似文献   
113.
讨论了压力角,螺旋角对弧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强主工,齿根弯曲强度的影响,及齿轮工作齿面为凸面或凹面时齿根弯曲强度的变化,建立了菱形接触的名义接触应力公式并探讨了这类接触区对接触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斜齿轮传动鼓形齿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齿轮轮齿的齿向鼓形设计是减轻齿面偏载对误差的敏感性、提高齿轮强度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有限元、柔度矩阵与数学规划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的鼓形齿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5.
航空高速锥齿轮行波共振的噪声与动应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取涡轴发动机附件传动齿轮工作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采用声波导管的噪声测量方法和应用电阻应变计测量齿轮动应力的技术,得到了齿轮行波共振转速和频率以及全转速范围的动应力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声波导管的噪声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齿轮的行波共振转速及频率,行波共振时电阻应变计能够准确测量出齿轮动频;被测锥齿轮在运行转速范围内存在多个节径行波共振,最大分频动应力在五节径后行波处,幅值约为115MPa。  相似文献   
116.
针对两分支圆柱齿轮分扭传动机构,深入剖析了其载荷分布不均衡的原理,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均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弹性轴结构分扭传动的试验证明了该原理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工况条件、两分支扭转刚度、支撑刚度、啮合相位差等因素皆对系统的均载性能具有影响,其中取较小的扭转刚度和较大的支撑刚度,并严格控制第一级齿轮副之间的啮合相位差对均载有利。   相似文献   
117.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由行波共振引起的掉块故障,采用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对行波共振发生时从动锥齿轮的共振特性和应力分布开展研究。基于声测法开展了航空发动机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试验,研究中央传动锥齿轮行波共振特性,获取了从动锥齿轮行波共振动频、危险转速以及破坏断裂特征。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中出现三节径共振皆是前行波共振,四节径共振是后行波共振;三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74.2%~76.2%,四节径共振危险转速范围为102.8%~104.2%。数值仿真与试验测试中结构静频值具有一致性,三节径误差小于2%,四节径误差小于5%,验证了仿真计算模型的准确性。仿真计算四节径行波共振时从动锥齿轮齿根处和辐板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形式与齿轮故障复现试验断裂形式基本一致,辐板正面应力值大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0.5%~9.5%,满足工程级应力预测要求,验证了瞬态接触动力学分析方法对齿轮行波共振应力预测的有效性。试验表明该齿轮结构是否存在初始缺陷是发生齿轮断裂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8.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中心传动锥齿轮齿面损伤故障,按逻辑关系绘制了锥齿轮故障树,列举了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附件机匣安装孔规定的过盈量小是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9.
正交面齿轮啮合点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点接触面齿轮传动的齿面方程和啮合接触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接触点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主要传动参数对接触点位置的影响,获得的一些规律可供在工程应用中参考。即刀具和小齿轮齿数差、齿数比、模数对啮合接触点有很大影响:当齿数差由小变大,齿数比从大变小或当模数从大变小时,接触点向面齿轮的小端移动  相似文献   
120.
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刚柔轮齿的啮合特点,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啮合侧隙和啮合效率的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有7个变量、2个目标函数、3个等式约束条件和7个不等式约束条件,优化方法采用罚函数法。文中对优化实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通过适当提高径向变位系数和他齿高可改善轮齿啮合性能的结论。文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为齿啮输出式谐波传动的啮合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