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82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7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607-607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嫦娥三号"将首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联合探测。下一步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开展月球、火星、金星、小行星、木卫及太阳太阳系空间的探测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月球和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22.
高博特 《中国航天》2013,(11):52-55
2015年11月15日,在北京航天工业发展大厦举行的“仿真的力量——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伯虎为大会做专题演讲,题为《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研究》。李伯虎院士向现场500余名参会代表介绍了复杂系统、计算科学、高性能仿真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其次,从满足两类用户——“复杂系统高端建模仿真用户及按需提供高性能仿真云服务的海量用户”及其三类仿真——“数学、人在回路、硬件在回路/嵌入式仿真”的角度,讨论了对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技术的技术需求,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概况,进而提出研制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3.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1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归国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24.
《中国航天》2009,(1):23-23
由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宇航学会、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论坛”,于2008年11月13~14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论坛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担任轮值主席。来自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论坛致信祝贺。  相似文献   
25.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朱光亚同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朱光亚院士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50年4月回国参加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光亚院士不仅是  相似文献   
26.
本刊讯 2013年3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做客航天一。二所“名家讲堂”系列讲座,与全所科技人员共谈“中国的空间事业”。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一院科技委计量测试技术专业组部分成员也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27.
:作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CFD技术方面的专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CFD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查尔斯·赫思:"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是卡尔·马克思的传世名言,我本人对于这位曾在布鲁塞尔度过辉煌岁月的先贤抱有好感,  相似文献   
2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4):328-328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本刊顾问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院士语录"版块特安排以下内容,以表达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对王老的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29.
院士风采     
《航空发动机》2008,34(4):F0002-F0002
曹春晓,男,1934年8月6日出生,浙江上虞人。1956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从事金属材料研究(以钛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为主)。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空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名誉主任、《材料工程》主编、航空材料学报》副主编等。  相似文献   
30.
作为我国金属及材料领域的专家,您一生从事的工作都与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取得的成就。师昌绪:真正开始从事与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