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对来流马赫数2.9、24°压缩-膨胀折角构型中激波与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膨胀折角法向高度对激波干扰区以及下游平板边界层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高度足够大时,激波干扰区内未受下游膨胀波的影响,此时的流动特征与传统的压缩折角干扰构型一致。高度较小时,脱体剪切层的再附过程受到下游膨胀波的加速影响,导致再附点向上游移动,分离泡发生剧烈收缩。对上、下游平板湍流边界层应用了平均摩阻分解技术,比较了湍流边界层在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的差异。分析发现,膨胀折角区域的高摩阻现象主要与摩阻分解后的Cf1项与Cf3项相关。高度变化对Cf1项影响较小,而对Cf2项影响显著。高度变化体现在:下游平板上G9rtler涡结构强度以及层流化现象对Cf2项贡献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