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7篇
  免费   4575篇
  国内免费   876篇
航空   14236篇
航天技术   1877篇
综合类   854篇
航天   4051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883篇
  2020年   760篇
  2019年   865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926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31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61.
发动机绝热层人工脱粘层局部产生缺陷时,经柱燃面曲线偏离设计曲线,导致发动机2内弹道性能也偏离设计为了模拟这种缺陷对药柱燃面的影响,扩展了原通用坐标程序地计算范围,并又新增加了一些基本图形的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可适用于绝热层有或没有缺陷的药柱燃面计算。针对绝热层缺陷建立了三种燃烧模型,计算分析了缺陷类型、结构与位置尺寸对药柱燃面的影响,为分析绝热层有缺陷的发动机性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2.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二次点火内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X射线高速帝时荧屏分析(RTR)技术对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二次点过程进行了内研究,通过对RTR图像的分析,弄清了隔板的打开模式以及塞子在一级燃烧室听运动规律,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还获得了塞子飞出隔板后的平均速度及塞子与喷管碰撞后的反速度,这些结果为这种新型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63.
864.
本文着重介绍绝热层气囊粘贴技术及其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粘贴应用结果。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长细比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整体粘贴问题。  相似文献   
865.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筹备工作,49名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于 10月云集四川江油 624所参加 S1 流面计算程序上机考核和专家评审活动。通过10天紧张的调机、上机运行和专家评审工作,评选结果于11月1日正式揭晓。进行如此重大的程序评审活动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尚属首次。评选出的优秀程序是 :涡轮综合第一 :叶栅 S1 流面多重网格欧拉解通用计算程序 (H网格)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刘建军);压气机亚音速第一 :S1流面流函数解计算程序 (中科院北京科能中心华耀南);涡轮跨音速第一 :叶栅 S1 流面多重网格欧拉解通用计算程序 (C网格)。   相似文献   
866.
肖同福  陈东旺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81-283,294
本文介绍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燃用 2 50 0 k J/ NM3以上的低发热量煤气的试验结果。对燃烧室不同结构和不同煤气热值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探索。试验表明,该航机改型燃烧室具有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点火可靠、出口温度分布均匀及 CO排放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7.
王文平  余利风  张鸿涛 《推进技术》1992,13(3):16-19,34
从理论上探讨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影响其两级推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导弹/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模型,对一种推进剂实现双推力,双燃速推进剂实现双推力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求出了使导弹射程达到最大,又能够在设计中实现的最佳推力方案。  相似文献   
868.
华增功 《推进技术》1992,13(3):47-52,58
直径、开口较大的固体发动机燃烧室热防护大多采用橡胶基绝热层、但对长细比较大,特别是开口甚小的金屈壳体工艺上却难以实施。 为了寻找具有良好的防热效果,同时工艺又简便易行的发动机内防热材料。我们开展了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Al_2O_3·3H_2O为阻燃剂,添加石英粉、Cr_2O_3等耐高温、低导热性能无机填料组成的防热涂层的试验研究。 通过试片试验与发动机地面考核试验,证明该防热涂层也是固发燃烧室一种较为适宜的烧蚀防热材料,它具有不受被保护产品几何形状的限制。可采取喷涂、滚涂、刮涂、刷涂等优点,烧蚀率远小于橡胶基绝热层,尤其适用工作时间在30s左右的战术型号发动机燃烧室热防护。  相似文献   
869.
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新技术评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金根 《推进技术》1992,13(4):75-82
文中阐述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在固体发动机推进剂及多界面脱粘方面取得进展的部分情况。探讨和展示了装药发动机采用无损检测新技术中存在的难点及前景。  相似文献   
870.
众所周知,当一平面激波同任意形状的障碍物相互作用时,将产生十分复杂的波系,其中激波在曲面壁上的绕射和反射,将产生非定常波系。关于平面激波在凹圆柱壁面上的传播,我们可以用一连串、长度为无限小的楔面所构成的多边形来近似和代替凹圆柱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激波在两段楔面上反射和绕射的目的在于得出激波在圆柱壁面以及其它较复杂形状壁面上的传播规律。本文采用马赫-曾德干涉仪在激波管上进行光测模型实验。根据所拍摄的流场干涉图像,以分析其波系的演变过程及传播规律,得到有关流场的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更为重要的是给出流场参数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