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贾杰  方坚 《民航科技》2007,(1):94-95,97
本文参考空客AMM手册和GROUND EQUIPMENT MANUAL-A319/A320/A321 TOWBAR手册的要求,自行加工改装组件,对现有A319/A320/A321液压式牵引杆进行了改装,这对延长牵引杆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可用率,降低工作者劳动强度,以及降低杭州维修基地工具设备维修成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Nothrop Grumman (NG)公司首创了一种热电池新体系,该体系热电池功率大,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能够达到数小时。NG公司对有效寿命为3h的大型声纳浮标热电池进行了论证,并正努力将其寿命延长到4h。NG公司认为,该热电池技术是导弹和飞行器的理想电源,因为导弹和飞行器对重量和体积要求非常来格。最后,NG公司对一个重28.5lb,额定电压28V,容量28Ah的热电池进行了测试。设计该电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大型热电池作为导弹主电源的可能性。本文将论述NG公司设计的热电池的特征及其计算机设计能力,并介绍这些大型长寿命(几小时)热电池的性能,以验证将其机载到飞行器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3.
报告论述了C-17起落架帮助,轮胎和刹车部件,是军用飞机起落架寿命周期管理计划系列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的是C-17飞机临界断裂和起落架部件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4.
75.
76.
随着单元体设计与基于状态维修等理念的发展,为克服早期传统的使用监视方法的不足,提出并发展了航空发动机限寿件使用寿命监视技术。在归纳发动机使用监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使用寿命监视概念、功能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对比了使用寿命监视相对于早期使用监视方法的优越性与研究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使用寿命监视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潜在的应用前景;最后结合国内现状,给出了开展使用寿命监视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7.
高速喷涂为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以其优异的涂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对某机一级涡轮导向叶片隔热层进行喷涂时,其底层采用高速喷涂工艺,大大降低了涂层的氧化,提高了涂层的结合力,有效延长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8.
朱明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首席专家兼专家组组长,曾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质量局副局长,708所所长等职,本文是作者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兵器、电子等部委或工业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课稿一文章总结了九十年代中国航天在发射失利的情况下,如何独辟蹊径,采取若干功效卓尔的措施,扭转严峻质量形势,夺取三连冠的成功经验,此经验后推广到国防科技工业,在型号研制、试验和批生产、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中得到充分验证。本刊将分期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9.
80.
周武 《太空探索》2004,(6):10-11
1984年4月8日,中国用自制的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将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定点在东经125。。从此,中国航天领域的卫星通信技术开始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国家上马急需的应用卫星20世纪60年代,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开展了激烈的载人航天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