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90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By using a special momentum approach and with the help of interchange between singularity velocity and induced flow velocity, we derive in a physical way explicit force formulas for twodimensional inviscid flow involving multiple bound and free vortices, multiple airfoils, and vortex production. These force formulas hold individually for each airfoil thus allowing for force decomposi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s to forces from singularities(such as bound and image vortices,sources, and doublets) and bodies out of an airfoil are related to their induced velocities at the locations of singularities inside this airfoil. The force contribution due to vortex prod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vortex production rat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pair of vortices in production, thus frameindependent. The formulas are validated against a number of standard problems. These force formulas, which generalize the classic Kutta–Joukowski theorem(for a single bound vortex) and the recent generalized Lagally theorem(for problems without a bound vortex and vortex production) to more general case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or understand the roles of outside vortices and bodies on the forces of the actual body, optimize arrangement of outside vortices and bodies for force enhancement or reduction, and derive analytical force formulas once the flow field is given or known.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给出了利用坐标旋转法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一种新方法。即从罗尔定理出发,采用坐标旋转法及隐函数、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由于该证明方法从直观的几何意义入手,因此,其证明过程更加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43.
Wilkinson定理是代数特征值问题中的一个经典定理,文章给出了Wilkinson定理的结果中关于扰动矩阵上界的另一种估计形式,并指出该形式对Wilkinson定理具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44.
微分学基本定理在极限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微分学的基本定理在极限求解过程中的三种应用,总结了一些简化极限运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断裂韧性可靠性分析的相似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断裂力学原理,动用相似理论求出断裂韧性KIC〉GIC,JIC和δC之间的相似指标,然后利用正态函数的加法定理,对断裂韧性分散性进行相似计算,从而可以根据已知的断裂韧性随机信息,对难以求解或未知的其它断裂韧性参数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推断。计算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6.
通常所说的函数逼近,或者是在C—范数拓扑下连续函数的多项式逼近,或者是在L~p—范数拓扑下L~p函数的多项式逼近,或者是在Sobolev范数(‖·‖_(H~(m,p)(Ω)))拓扑下用C~∞(Ω)(或C~∞(Ω))对于Sobolev空间H~(m,p(Ω))的逼近。而对于有界L—可积函数的多项式a·e(即几乎处处)逼近,至今未见有任何文献。本文则借助于实变函数的性质与连续函数多项式逼近的技巧来处理这一工作,而文中的主要结果(即定理1—3)正反映了这一尚未有过的工作。确切地说,本文首先利用L—可测函数的重要定理,把L—可测函数转化为连续函数,使(用多项式)a·e逼近成为可能;而后,再对连续函数将广义Jackson算子逼近的已知结果与相应技巧应用上去,得到一系列刻划逼近程度(即逼近阶)的渐近估计。  相似文献   
47.
对表面水波在H—S槽中的传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通过对水波的复波数的测量验证Darcy定理在非定常H—S流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水面波在H—S槽中的传播.具有较强的衰减现象。同时.其复波数的实部与Darcy理论预测吻合.而其虚部与理论预测相差甚远。表明在非定常情况下,Darcy定理有局限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Menger PM-空间上复合映射不动点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X,F,△)和(Y,-↑F,△)是两个完备的MengerPM-空间,△是连续的H型t-范数,函数Φ(t)满足条件(Φ1),本文在映射T:X→Y和S:Y→X满意更一般的条件下给出了关于复合映射TS和ST的不动点定理。这一定量进一步推广了Fisher,Sehgal和Bharucha-Reid等的有关结果,也是作者“MengerPM-空间上复合映射的不动点定理”一文的一般推广,最后给出了几个有用的结果作为本文主要定理的推广论。  相似文献   
49.
在本文中,功的互等定理法(RTM)被推广应用于求解基于Reissner理论的厚矩形板的弯曲问题,给出了三边简支一边固定厚矩形板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弯曲的精确解析解,并分析了解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论证了一个与数据传输理论中关于样点恢复的传统理论完全相反的命题:信道传输特性不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照样可以无失真地恢复被传输的样点值。如果这一命题成立,则对数据传输理论和工程实际产生重要影响。今作为一个有待进一步检验的命题提出来,供读者讨论、评说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