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27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142.
刘全军  黄一敏  吴了泥 《宇航学报》2010,31(11):2519-2523
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亚轨道再入返回过程中动压、过载等约束条件对飞行安全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质点动力学方程,提出亚轨道再入返回段RLV存在高度上边界并给出两种求解高度上边界的计算方法。高度上边界反映了亚轨道再入返回段的制导能力,它对总体决策和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RLV上升段的最终高度也必须限制在这个高度之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求解高度上边界的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JP〗
  相似文献   
143.
李敏  王飞雪  李峥嵘  曾祥华 《宇航学报》2012,33(8):1035-1040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参考站)面临的典型多径环境,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径抑制能力的阵列加权准则———约束下上比的最小方差(DCMV)准则。该准则的优化目标是在约束有用信号方向的下上比不大于某个门限r的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卫星导航领域常见的几种天线阵最优加权准则(如功率倒置、波束控制、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等),DCMV准则可以定量控制地面反射多径的入射能量,然而其代价是损失了一定的阵列增益。  相似文献   
144.
讨论了RLC串联电路中通频带与RLC参数的关系,说明在设计一个RLC串联谐振电路时,在给定谐振频率,电感量和频带宽度时,上下边界频率不能只满足通频带宽度而任意假定,还应满足通频带与RLC这些参数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5.
146.
孟旭飞  白鹏  李盾  王荣  刘传振 《航空学报》2022,43(2):259-271
从密切锥乘波体理论提出给定前缘型线的乘波体设计方法,通过给定三维前缘型线分别生成具有上反和下反机翼的双后掠乘波体.使用CFD技术评估不同上/下反机翼乘波体的高超声速气动性能,并选取稳定性判据,研究机翼上下反对纵向和横侧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反机翼对"乘波"性能影响很小,在高超声速状态仍然保持了高升阻比特性;机...  相似文献   
147.
利用N-S方程对9个上翘后体模型进行了气动力计算,主要研究后体几何参数和流动参数对上翘后体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后体的压差阻力系数分别随上翘角、收缩比的增加及迎角的减小而明显增加;后体摩擦阻力系数分别随后体的长细比的增加和雷诺数的减小而增加;后体越扁平,其压差阻力系数越大;在跨音速时,波阻系数也与上翘角有关,上翘角增加会导致波阻系数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48.
通过静态推力实验,研究了襟翼形状对机翼上表面喷流偏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涡流发生器对喷流偏转进行被动控制,研究了涡流发生器安装位置、安装角和涡流发生器高度对喷流偏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流偏角在襟翼偏角为30°时达到最大值,并随襟翼半径增大而增大;使用涡流发生器有助于促进喷流附着、增大喷流偏角;安装角和涡流发生器高度是影响喷流偏转性能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49.
提出一种基于Spidergon的通用三维拓扑结构及其拓扑生成方法.该方法在三维拓扑结构原型基础上,通过该拓扑的延时模型建立拓扑结构和延时时间的关系,并以此确定最小化延时时间条件下的拓扑结构.同时设计了针对该结构的自适应路由算法.该算法以纵向路由为优先方向,通过自适应寻找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等效最短路径提高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同等规模的3-D Spidergon 与3-D mesh结构相比,在网络近似饱和的情况下,该拓扑的延时时间比3-D mesh低17%,吞吐量高16.7%.  相似文献   
150.
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的跑道检测、识别、跟踪等视觉算法中需要对大量图像进行缩放处理以便后续计算,但又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根据输入输出像素点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件加速的图像缩放算法,简化算法结构的同时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模块硬件功能的设计对算法加速,并采用软硬件协同的体系结构搭建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缩放算法处理精度高、耗时少,且用硬件逻辑实现后,可以进一步提速171倍,硬化后的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图像数据,实时处理后在显示器中显示,达到30帧/s的处理速度,可以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图像处理算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