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1329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192篇
航天   3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探究电动机在脉宽调(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频器供电下的传热特性,近一步揭示变频参数(调制比)对电动机温升分 布的影响特征,以一台采用PWM变频器供电下55 kW驱动用感应电机为例,基于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本原理,结合电机通风结构特征,建立外部包裹有空气域的三维流热耦合求解域模型,并采用有限体积元法对电机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研究。此外,针对PWM不同调制比控制条件下电动机全域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不同调制比控制条件下电机求解域 内各主要部件温升分布趋势大致相同;径向上,转子部分温升较高,在气隙位置温升出现阶跃式变化,定子部分温升较低;轴向上,电机各部分近风端温升较低,远风端温升较高;周向上,定子轭部温升呈波浪式变化。  相似文献   
182.
以CAD/CAM软件为依托,对飞机模型的传统做法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将以前的制作过程,整合成测绘、CAD造型、CAM加工的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自主创新,也能够更加紧密结合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3.
以喷射棒式双脉冲发动机燃烧室、级间隔离装置和喷管一体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对Ⅱ脉冲点火过程三维流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点火初期燃气压力波峰超前于火焰峰到达级间隔离装置,并以压强冲击波形式传播,Ⅱ脉冲燃烧室相对高压区位置不断发生改变;级间孔打开过程对药柱末端压强影响较大,但对Ⅱ脉冲燃烧室压强整体上升过程影响较小;级间孔打开后,燃气经级间孔加速后形成高度欠膨胀射流,并在Ⅰ脉冲燃烧室内形成非对称带状低压区;级间孔分布的非对称性,导致压强及温度在发动机燃烧室中呈现显著的三维分布特性;高温区出现在隔板附近,而在装药前端、装药末端及外围级间孔轴线附近出现低温区。  相似文献   
184.
采用均相流模型并结合FBM湍流模型,对绕轴对称回转体通气云状空泡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基于实验结果对数值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基于拉格朗日体系的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FTLE)、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和粒子追踪方法分析了其三维非定常脱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纵截面上空泡覆盖区域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整体呈椭球状分布,内部为不规律的复杂拟序结构;不同横截面上拟序结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空泡内部的非对称流动结构和周向流动导致空泡呈现很强的三维运动特性。反向射流在周向上推进的不同步性,是造成空泡呈现不规则断裂和大尺度U型空泡团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5.
卫星推力器布局方式对高空羽流撞击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琳  廖宏图 《宇航学报》2005,26(2):232-235
通过对高空羽流流场及其撞击效应进行一体化DSMC仿真,得到了三维羽流场中物理量的分布以及羽流撞击干扰物产生的撞击力、力矩、热流量和质量流量。通过改变推力器与干扰物的相对位置研究了推力器布局方式对羽流撞击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卫星导航是一种利用空间卫星在任何时间向全球或区域任何地方提供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的信息服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保证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卫星导航技术及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7.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02-102
2007年6月24日,国际权威科学刊物Nature Physics网络版提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肖池阶副研究员等合作完成的三维磁重联完整几何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成果,并称这一工作朝着(太空)天体等离子体中的三维磁重联的完整图像更前进了一步。欧洲航天局的官方网站把这一成果作为头条新闻发布,称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得到的一个先驱性发现,是继2006年首次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磁场零点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88.
王爵骐 《航天器工程》1995,4(1):1-11,25
本文论述航天器天线的特点及其与航天器总体的关系、天线的辐射场方向图及增益有关问题,天线的电磁兼容及天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89.
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测量研究了一个离心压气机转子近端壁区三维紊流流场。结果表明,整个叶片通道内叶背角区存在角涡及其伴随涡,叶盆角区存在前缘马蹄涡的叶盆分支,它们的发展、演化较大地影响着附近区域的流动,是造成了所在区域流动阻塞和气流脉动的主要因素。前缘马蹄涡叶背分支沿下游逐渐向叶盆方向发展,与端壁附面层和主流的进一步掺混,并在约 1 /2叶片通道处的叶盆角区与前缘马蹄涡的叶盆分支发生交混,在下游造成一定强度的流动阻塞和紊流脉动带。   相似文献   
190.
飞机谱载荷下裂纹扩展的三维约束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郭万林  张田忠 《航空学报》2000,21(4):294-298
研究裂纹端部三维应力约束、塑性约束和位移约束等对谱载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用适于三维应力状态的修正条带屈服模型 ( Modified Strip Yield Model)计算与裂纹扩展有关的三维约束因子。利用所得约束因子的理论解改进 NASA多年来发展的 FASTRAN-II寿命预测软件 ,使其避免了依赖经验确定的约束因子进行寿命预测的局限 ,仅利用一组常幅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和材料的常规机械性能便可预测飞机谱载下的裂纹扩展寿命。对多种谱型、应力水平、过载比和材料的组合情况进行了分析 ,预测寿命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证明本文方法和改进软件可以用于实际结构的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