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1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407篇
航空   2263篇
航天技术   544篇
综合类   435篇
航天   104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非比例阻尼(NPD)促成密频内共振(IRCF),密频内共振(IRCF)强化非比例阻尼(NPD)的耦合作用。两者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密集模态的复幅互调制的规律上,其中A为复幅向量,C为阻尼阵,为失谐矩阵,μ为正值小参数。本文针对四种情况(1)C奇异;(2)非奇异;(3)非亏损;(4)亏损。讨论复幅向量A(t)的演化和系统能量E=AHA衰减的特点,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尤其在情况(1)中发现N个密集模态的复幅的某些线性组合不随时间变化,E不衰减至零,生动地说明了NPD和IRCP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星载TDICCD随机振动与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星载TDICCD进行了随机振动试验,提出了TDICCD机体在进行宽带随机振动工程试验中必定面临的几个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了振动环境与结构振动特性的关系及其对TDICCD结构的影响和危害,研究了试验的实用技术和控制方式的选择要点.根据对星载TDICCD振动信号的现场采集结果,分析了振动信号的时域划分、信号采集基本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用信号分析仪进行了数据处理,获得了该机体振动的参数,这些动态特性参数为星载TDICCD的防振、隔振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为对机体进行有限元模态计算提供了修正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载器运载任务,以三组元发动机的性能计算,分析为基础,以运载器的结构干质量为优化目标,对三组元发动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对应于最小运载器干质量下的发动机最佳参数与发动机最佳模式转换时间,为将来的发动机详细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匹配数据的平滑滤波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讨论了匹配测量数据的平滑,滤波和外推问题,所谓匹配测量数据是指位置参数和速度参数呈求导的匹配关系,提出了利用数据的匹配特性这一先验信息来改善多项式最小二乘滤波器的设计,对测量数据中的位置和测速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在最小方差意义下给出了平滑滤波公式及其效率方差比,由于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减少了待估计参数的个数,显著提高了参数的估计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善目标运动参数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995.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空间大且灵活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蒙皮、航空透明件等大型结构件的加工。然而,工业机器人存在刚度弱、动态特性空间分布差异大的问题,导致其铣削稳定性极限低,不同加工区域的铣削性能变化明显,可供选择的工艺参数窗口狭窄的问题。研究机器人铣削系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建立位姿相关模态预测模型对提升机器人加工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BB机器人加工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模态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多普勒测振仪对机器人加工系统进行了模态试验,对多阶模态的空间变化加以分析。随后,根据机器人实际工作空间,设计测试试验组从而获取位姿相关的频响函数集,并利用有理多项式法准确辨识相关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参数优化法建立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终实现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内位姿相关的多阶模态参数准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96.
为保证压气机在负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需要对级间匹配、泄漏流和端区流动的控制进行精细化处理。为兼顾压气机效率和裕度2个指标,需要对流量系数进行精细筛选以获得其最佳取值;通过增加级的反力度,可以有效利用高负荷条件下转子的高稳定性,进而缓解负荷提高后静子易分离失稳的问题,同时使转、静子的扩散因子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级间引气流场对压气机的级间匹配有较大影响,需要对引气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在气动设计过程中对相关叶片排的攻角、落后角作出补偿;合理控制篦齿封严泄漏流、转子叶尖泄漏流可以大幅提高高负荷压气机的气动性能;采用波浪壁流路可以较好地控制高负荷压气机的局部端区流动,实现其效率和裕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和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应用等效线性模型,提出一种预估刚性机体在弹性起落架上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利用缓冲支柱和轮胎的刚度和阻尼试验数据,采用循环迭代方法计算了机体耦合振动的固有频率;分析了直升机重量、旋翼拉力、舰面运动状态、舰面风力等因素对机体模态固有频率的影响。对最不稳定的机体侧向二阶模态而言,最大设计重量和大升力状态时其固有频率最低,与最小重量、零升力状态相比其稳定转速余度减少约133 r/min;文中假设的舰面运动状态和舰面风力对机体模态的固有频率影响很小,而采用纵、横侧向独立的简化模型来预估机体模态固有频率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8.
航空航天类产品面临愈加剧烈的振动环境,同时对结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轻量化需求。针对简谐基础加速度激励下的结构振动抑制问题,基于高比强度、比刚度的轻质点阵结构,提出通过优化点阵结构杆件的截面尺寸来降低结构动响应的优化方法。以点阵结构杆件的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结构体积为约束,建立简谐基础加速度激励下结构关键点处位移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模态位移法高效求解结构动响应及灵敏度,并通过GCMMA优化算法实现优化问题求解。数值算例和振动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在保证结构轻量化的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型号研制初期产品缺乏试验、动力学识别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一种经修正的简化模型计算发动机动特性。首先,使用多类型有限元单元进行整机刚度等效简化建模及单元耦合,计算得到喷管延伸段的结构模态特性;然后,对比喷管延伸段简化模型、全三维模型与振动台模态试验结果,以100 Hz内主要模态频率为优化目标,使用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简化模型进行修正重构;最后,计算重建后整机模型动态特性,得到发动机模态特性与各部件位置谐响应分布规律。该模型修正方法在型号研制初期不具备试验条件情况下,能通过多轮模型修正得到较为准确的整机动特性。  相似文献   
1000.
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在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所有的文献都没有给出第二、三范式的判别算法,当关系模式属性较多或数据依赖较复杂时,很难通过手算做出正确的判断.本文首先给出判别给定属性集是否键码的算法以及求给定关系模式的所有键码和所有非主属性的算法,然后在简单刻划函数依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2NF和3NF的判别算法.这些算法与现有文献上的各种算法一起便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从而使关系规范化理论变成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