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211篇
航天技术   130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3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2月12日,德国宇航中心宣布放弃同"菲莱"彗星着陆器联络的尝试。"菲莱"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2004年3月随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升空,2014年11月12日成功登上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但因着陆点位于一个陨石坑边缘的阴影中,"菲莱"在着陆3天后因电力不足进入休眠。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光照逐渐增多的"菲莱"曾苏醒过来,从去年6月13日起先后8次向地球传回信息,但  相似文献   
32.
捕风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实现基于星载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技术的气象卫星,采用新型L波段海面风场信息探测技术,在风场测量、海面飓风风速反演等方面为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服务.从系统设计角度介绍了捕风一号卫星的总...  相似文献   
33.
针对异常轨迹对轨迹聚类效果的影响以及给进离场程序管制适用性的量化分析提供分析数据的考虑,在结合数据挖掘中异常检测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划分检测框架及将距离和密度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有效检测算法,运用到终端区飞行轨迹的异常检测当中,检测出飞行轨迹中的异常轨迹,从而改善轨迹的聚类效果。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异常轨迹。  相似文献   
34.
在研究矩阵广义特征逆问题的基础上,对Hill密码体制实施改进,实现了一种具有数字签名功能的Hill密码体制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的详细实现过程.改进后的Hill密码体制具有数字签名功能,能够达到一次一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李韬  张纪峰  陈增强 《航空学报》2007,28(3):678-684
 利用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一阶滞后对象在广义预测控制下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发现:(1)对开环稳定的一阶滞后对象,总存在一组控制器参数,使得在该控制器控制下,无论对象的开环增益K与时间常数T如何变化,闭环系统都保持稳定;(2)对于开环不稳定的一阶滞后对象,无论控制器参数如何选取,当K和T的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时,闭环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37.
浦江一号卫星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快速响应型小卫星,于2015年9月成功发射,卫星质量347 kg,运行在高度481 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为高效、高精度识别定位地面大范围广泛而随机分布的电磁辐射目标,浦江一号卫星提出了基于单星电磁信号监测载荷与光学成像载荷综合应用的在轨自主任务规划方案。在轨应用表明:该设计解决了电磁信号监测与光学成像高效协同难题,实现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时间快于0.10 s,引导指向精度优于0.10°,单次任务连续引导目标数量多于10个,为后续多手段遥感卫星的综合应用及在轨自主任务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影响月球探测卫星星地时差的因素较多,文章介绍了其计算模型,并对其中的模糊距离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集中校时量和均匀校时量计算模型。实际结果表明:运用此两种校时模型和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嫦娥一号卫星的星地时差,并使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在5ms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39.
针对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的特点,对星载网络数据保护做了专门的设计。文章着重介绍了嫦蛾一号卫星星载数据高可靠性保护的设计方案与具体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40.
近日,天宫一号成功实施了2014年首次轨道维持。地面分别于2月18日和2月19日完成两次轨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