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8篇 |
免费 | 308篇 |
国内免费 | 18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22篇 |
航天技术 | 148篇 |
综合类 | 92篇 |
航天 | 1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不同搭接长度和不同被胶接件厚度的T300/QY8911层合板单搭接胶接接头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试验参数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Hashin准则和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DM,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预测层合板面内损伤的起始和演化,应用黏聚区模型(CZM,Cohesive Zone Model)模拟层合板的分层损伤及胶层的失效.系统地研究了接头在不同参数下的失效模式、破坏形貌和极限载荷等的变化,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接头的破坏形貌和应力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胶接连接的失效模式和极限载荷均与胶接长度和被胶接件厚度有关;模拟接头胶接区在不同加载时刻的应力分布变化,反映了胶接连接在拉伸载荷下的破坏起始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连续波激光对弹道导弹的毁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美国报导的洲际弹道导弹“大力神”Ⅰ型贮箱与“飞毛腿”弹道导弹受强激光辐照演示实验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用激光拦截助推段弹道导弹时,其液体贮箱壳体和固体燃料发动机壳体是最易损的,生存能力很低;在新型号设计时应进行结构加固。 相似文献
3.
利用Simulink/Labview建立民用客机液压系统告警逻辑模型,通过注入顶层定义的根源故障获得可视化告警信息指示,符合设计分析结果,且具有故障叠加告警显示等优点,为验证复杂系统集成中面临的根源派生故障告警信息显示抑制和排序功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对鸟体撞击风扇部位影响分析不全的问题,计算了鸟体飞向叶片不同部位和穿过支板间隙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鸟体撞击旋转状态第1级风扇叶片不同位置的概率。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鸟体撞击叶片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鸟撞击风扇叶片叶尖、叶中、叶根部位,在分析引起叶片不同位置塑性变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风扇损伤最大的位置。针对4种不同的鸟体撞击速度,对发动机第1级风扇叶片鸟体撞击部位损伤进行了分析。得到鸟体穿过叶尖部位支板间隙的概率约为50%,撞击叶尖部位概率约为16.7%,是最容易撞击的部位,受到的损伤也较大。计算结果可以为确定发动机风扇叶片鸟体撞击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为了准确高效的进行飞机复合材料钉群连接结构的损伤分析和强度预测,研究了子模型方法在复杂连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技术,构造了包括总体模型和两级子模型的钉群连接结构分析模型体系,提出了子模型中螺栓连接结构的建模策略和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模拟的方法,确立了对应于损伤模式的结构破坏判据。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波音787复合材料壁板进行接... 相似文献
10.
H.J. Völk E.G. Berezhko L.T. Ksenofontov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8,41(3):473-476
For the case of Tycho’s supernova remnant (SNR), we pres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last wave and contact discontinuity radii calculated within the nonlinear kinetic theory of cosmic ray (CR) acceleration in SNR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radii are confirmed by recently published Chandra measurements which show that the observed contact discontinuity radius is very close to the shock radius. Therefore a consistent explanation of these observations can be given in terms of efficient CR acceleration which makes the medium more compressi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