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1774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2623篇
航天技术   165篇
综合类   158篇
航天   177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究采用射流预冷技术之后加力燃烧室性能,开展了不同喷嘴布置方案、喷水量和来流温度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研究。对射流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加力燃烧室进口前段射流预冷喷水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搭建了小型试验台,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射流预冷效果进行了仿真预测。结果表明:提高喷嘴数量与布置均匀性能够小幅度改善预冷效果;当来流温度不变时,射流预冷喷射腔室出口处的液态水蒸发量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蒸发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喷水量达到2%时,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对比不喷水工况会有一定的提升;喷水量达到4%以后,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及燃烧效率随着喷水量的提高而降低;喷水量大于8%以后,恶化了加力燃烧室(V型火焰稳定器)贫油熄火极限与燃烧效率;喷水量达到最大10%时,油气比需从原来设计工况的0.052上升到0.064才能保持稳定点火且对比不喷水时工况,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由1860K下降到1373K,燃烧效率由80.2%下降到69.2%。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采用辐射型CT算法的燃烧火焰温度发布重建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岳国粹 《推进技术》1989,10(5):77-77
品名国外叫Isonol,兰州化学公司研究院现已投产,其性能与国外的商品相同.它是聚氨酯型,特别是丁羟固体推进剂和包复层,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的重要助剂,具有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粘接性能等多功能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组份.实践证  相似文献   
4.
固体火箭药柱泊松比的表征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庭芳  高鸣 《宇航学报》1996,17(4):86-90
本文提出表征固体火箭药柱泊松比的三个精确表达式和一种数值积分算法。通过实验与计算给出一种固体推进剂药柱黏弹性泊松比的结果,分析了药柱黏弹性泊松比的表征与诊断以及诊断精度的有关问题。该文的结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计算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液体推进剂偏二甲肼(以下简称 UDMH)已成熟地应用在导弹武器和航天运载火箭上,其生产过程产生 N一二甲基亚硝胺(以下简称 DMNA),其使用过程在大气和水体中产生 DMNA,火箭发动机燃气中存在 DMNA。DMNA 是世界卫生组织(IARC)公认的致癌物质。研究 UDMH 和 DMNA 的转化过程及其在大气、水体中 DMNA 的去除办法,对环境保护及航天高科技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作者积多年推进剂分析、使用、环境监测及废水、废气治理的经验和研究结果以相关的资料和翔实的实验数据为依据就上述有关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和讨论。对推动UDMH 的科学使用和 DMNA 的污染治理不乏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辉 《宇航学报》1996,17(4):110-114
空间微重力环境的独特物理现象对航天器各系统均产生无法回避的影响,在型号研制中正确计入微重力效应是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现阶段,航天器发动机再启动相关的微重力研究以及载人航天防火安全相关的微重力研究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航天事业的发展,微重力效应问题日益会严重起来(结构动力学、耦合动力学、多相流温控、低重星球场着陆撞击……),进行深入广泛的微重力效应研究对保证航天器飞行任务完成有着不应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介绍自行研制的VKM—5型立式捏合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详述了该机采用液压传动和气动元件进行位置检测以及气、电、液安全联锁的特点,并说明与卧式捏合机对比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9.
羟基氨基苯甲酸铜、二羟基苯甲酸铜、二硝基苯甲酸铜和对硝基苯甲酸铜的DSC和TG热分解研究表明,与苯甲酸铜一样,它们分解都生成一种稳定的二聚作中间产物──双核铜五元环络合物,前二者还能生成一种八元环二聚体络合物。芳香基上由于引入硝基,使主要分解反应阶段由吸热效应变成放热反应,具有二个硝基取代基者,这种放热效应较只有一个硝基者更强烈。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苯甲酸铜及其衍生物分解历程与双基推进剂燃烧过程催化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连舜华 《推进技术》1993,14(4):72-78,46
介绍美国和台湾用对流炉和沸腾床制备多孔高氯酸铵(PAP)及包覆法。同时介绍了用PAP部分取代HTPB体系推进剂中的AP和全部取代双基推进剂中的超细AP的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包覆的PAP取代超细AP是提高燃速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