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323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主要研究了美国民用航空规章(FAR)——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标准第29.785条“座椅、卧铺、担架、安全带和肩带”的适航条款。首先研究了本条款的起源以及后来的发展历程,即历次修正案;同时分析了各次修正案修改的背景修改内容和修改原因。为航空器设计人员提高对航空器适航的认识提供了辅助性资料,使从事适航工作的人员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适航条款的本质目标,缩小与世界适航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222.
本文针对直升机飞行测试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以IMC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的直升机飞行测试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直升机飞行测试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23.
特种飞机的电子设备液体冷却系统应用于特种直升机,必须进行必要的创新、调整,以便在直升机低速甚至悬停等飞行条件下确保系统性能.本文介绍了液体冷却系统的概念,对直升机电子设备液冷系统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某特种直升机的液冷系统为例对其实际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24.
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布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几个型号直升机灭火系统的管路布局设计,对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布局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灭火系统管路设计的重要因素。为直升机灭火系统管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将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法与双三次样条函数插值逼近、傅立叶变换结合,快速计算了三维散射体的宽角度、宽频带RCS(Radar Cross Section)。在双入射角度和全范围内各选定若干个插值节点,然后用FDTD法计算得到外推面上各节点的切向电磁场值,进而插值得到电磁场值随入射角度变化的双三次样条函数;之后用该样条函数计算出全入射角度范围内外推面上两个入射角范围内的切向电磁场值;最后通过近远场变换得到宽角度RCS。在计算过程中同时将激励源设置为脉冲源,通过对外推面上的电磁场值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RCS频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只用少数插值节点就能够得到非常逼近FDTD法精确计算结果的散射体宽角度宽频带RCS响应,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26.
本文对某型直升机地面单发开车时发动机功率和转速突然下降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燃油流量限制线设定不合理是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地面试验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7.
黄传跃  诸德超 《航空学报》1996,17(5):96-101
 利用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剖面翘曲修正理论和瑞利原理,导出了叠层梁的固有振动方程,然后利用升阶谱有限元法作数值计算,给出了叠层梁的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动应力分布。与一阶剪切理论相比,指出一阶剪切理论在高频计算时有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228.
计算了光谱在3~5 μm及8~12 μm范围内,加装与机身结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的某型直升机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中考虑了排气系统部分蒙皮的红外辐射、双喷管发动机喷气流的红外辐射、背景辐射及大气的吸收衰减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信号的影响.实验发现,一架加装与机身结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的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9.
本文介绍了工程设计阶段直升机旋翼系统部件强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其中采用的 SIZING LOAD(打样载荷)处理方法把计算载荷谱、设计目标寿命与部件构型设计用一个值联系起来,对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后续生产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以自动倾斜器不动环疲劳试验为例,介绍了试验中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30.
倾转旋翼机低速回避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发、全发失效(OEI/AEI)后提升倾转旋翼机安全性的需求,基于最小化回避区思想分析预测倾转旋翼机的高度-速度低速回避区。首先,引入混合操纵模型,建立倾转旋翼机发动机失效后增广的二维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将倾转旋翼机低速回避区边界转化为安全着陆问题;然后,构建倾转旋翼机发动机失效后安全着陆飞行的连续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采用间断有限元法(DPG)和非线性规划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并研究了不同飞行重量、操纵要求下,倾转旋翼机的单发、全发失效的高度-速度低速回避区,分析了倾转短舱对低速回避区的影响,给出了XV-15单发失效的垂直起飞最大安全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