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7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航空   4782篇
航天技术   218篇
综合类   2776篇
航天   4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301.
基于离散曲率计算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会存  周来水 《航空学报》2006,27(2):318-324
采用面积夹角加权的三角网格模型顶点法矢及三角片质心权值对Taubin的三角网格模型离散曲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方法。用该方法调整三角网格模型,在模型上曲率变化较平缓的平坦区域及曲率变化较剧烈的特征区域都能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302.
基于多模型方法的全包络鲁棒飞行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谋  姜长生  吴庆宪 《航空学报》2006,27(3):486-492
利用新一代歼击机不同平衡点的多个非线性子模型对其机动飞行的全包络模型进行逼近。对于每一个子模型,设计相应的动态逆控制器,应用模糊神经网络产生控制器切换决策,实现不同飞行状态下不同模型控制器之间的相互切换。同时为了提高多模型飞行控制效果,对各模型控制器的输入及输出采样并作为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形成一个全包络内的多模型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通过歼击机的大迎角机动仿真来验证所设计的基于多模型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统一神经网络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3.
张海波  徐刚  孙健国 《航空学报》2006,27(4):708-712
研究了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机器人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视觉伺服GRB-400机器人的图像雅可比矩阵,然后针对该动态LookandMove系统提出了一种带有模糊自调整能力的分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设计方法,其特点是设计方法简单并可以在线调节相关参数,给出了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实验结果,并与原分层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做了比较,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闭环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04.
主动Lamb波监测技术中的传感元件优化布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鸽  袁慎芳 《航空学报》2006,27(5):957-963
研究了应用主动Lamb波对复合材料结构试件进行损伤检测时的压电元件的布置优化问题.首先,通过实验选取了不同中心频率的激励信号对结构板进行激励,根据Lamb波响应信号的分析结果对各个压电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行优化;其次,通过计算S0模式Lamb波的群速度获得边界反射的到达时间,将计算得到的边界反射信号的发生时刻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吻合一致,据此可对压电元件进行抑制边界反射影响的优化布置.将压电元件的优化布置应用在具体的损伤检测实验中,实现了复合材料上的一维结构脱层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305.
频率30~50Hz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设计了一台内径58mm,长度1275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原型机。采用地面充压进气,在工作频率30~50Hz的工况下研究PDE爆震管内的压力波特性。试验发现,该PDE样机在频率50Hz以内都能够稳定的以间歇方式工作,爆震波峰值压力大于1.6MPa;随着PDE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为45~50Hz时,比40Hz以下工作频率提前触发了爆震波,且爆震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6.
转换式高速直升机RD15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焕瑾  高正 《航空学报》2005,26(1):36-39
首先对目前各种类型的高速直升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旋翼/机翼转换式高速方案;然后对此方案的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和关键技术——直升机/飞机模式转换过程中盘翼的仰角、桨叶的长度、转速以及桨距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高速直升机RD15的总体方案,并设计了直升机/飞机模式转换过程。计算表明,该方案在直升机/飞机模式相互转化过程中升力、功率和操纵的改变能够实现平滑连续并保持操稳性。  相似文献   
307.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308.
基于重复控制技术的单相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穆新华  葛红娟 《航空学报》2005,26(4):482-485
针对航空静止变流器带非线性负载造成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问题,分析了采用重复控制技术的单相静止变流器控制模型和补偿器的数学表达形式。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频域设计方法。通过单相500VA/400Hz静止变流器的原理样机实验,其结果表明此分析设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采用重复控制技术解决航空静止变流器带非线性负载时的输出波形畸变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从而为三相大功率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9.
战斗机非线性飞行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斗机非线性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综述。首先介绍战斗机技术发展走向,然后对当前主要战斗机飞行控制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神经网络在飞行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最后指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案作为飞行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将为未来先进战斗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10.
机匣包容性破坏势能法的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破坏势能法,本文完成了20次模型机匣包容性冲击试验,得到了模型叶片撞击模型机匣时的速度、应变响应和模型叶片撞击模型机匣过程的高速摄影照片。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机匣的非包容失效模式主要是剪切破坏。本文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机匣包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