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58篇 |
免费 | 940篇 |
国内免费 | 121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27篇 |
航天技术 | 1872篇 |
综合类 | 995篇 |
航天 | 18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301篇 |
2013年 | 314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474篇 |
2008年 | 446篇 |
2007年 | 370篇 |
2006年 | 355篇 |
2005年 | 316篇 |
2004年 | 206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388篇 |
1998年 | 345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204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143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30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7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1.引言 压气机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系统不仅只具有数据采集的功能,而且是一个集控制、数据采集、实时处理、打印、绘图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自动化测试系统。以此为目的,建立了一个以IBM PC/XT微型计算机为中心控制机的适于全台压气机实验的多功能大型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83.
84.
干涉对复合材料叠层板螺栓连接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干涉配合连接结构的疲劳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干涉能有效地提高连接区的疲劳寿命。对被研究的材料和铺层情况,在2%干涉量配合中,疲劳寿命比滑配合情况提高2~3倍。文中分析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强调了试件加工和装配方法,并对疲劳寿命限的定义和最佳干涉量的选取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85.
气动弹性剪裁中的设计变量和约束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设计变量的取法和约束导数的计算,不但影响气动弹性剪裁的结果,而且决定着它的工作量。本文对于两种不同的设计变量取法进行了讨论。在约束导数计算方面,通过一个盒段模型和一个三角翼模型的计算,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6.
超声速主流中横向喷流场的激波—旋涡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对二维超声速主流中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清楚地给出了激波结构、回流区和混合层。本文计算得到的激波结构和实验相当一致。最有兴趣的是由于喷流的干扰,主流在喷口前发生主涡分叉,观察到三个流向旋转涡和两个反流向旋转涡;在喷口后的背风区,存在具有低压和回流区的尾迹。 相似文献
87.
钝锥大攻角超声速分离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最近,张涵信等人在传统的Beam-Warming隐式、无迭代、空间推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边界层方程的性质,设计了一种可用小步长推进求解抛物化NS(PNS)方程、而不会引起解的“漂移现象”发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轴对称流动的计算是成功的。本文就是将这一思想推广应用于大攻角有周向分离的流场计算。求解的区域为具有薄亚声速层的有粘与无粘干扰的整个激波层内的流场。在对攻角α=0°和α=20°的球钝锥的计算中,关于壁面上的压力、热流率及流场的涡旋结构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文中特别研究了钝锥大攻角绕流的流动分离图象。 为了增强块三对角矩阵的主对角优势,通常在差分方程的左端附加二阶增量项。本文以选取适当小的推进步长的方法来达到增强主对角优势的目的,不需再附加二阶增量项,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88.
89.
分析了小卫星的姿态动力学及运动学方程;利用姿态动力学方程为一动力学参数矢量的线性函数这一事实,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全局渐近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C. Fang Y. X. Zhang M. D. Ding W. C. Livingston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2,29(12):1947-1950
The Ca
K line has been measured regularly nearly every month since 1974 at Kitt Peak.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K1 component of the Ca
K line is formed in the temperature minimum region (TMR)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Our study of the data of CaII K profiles over two solar cycles indicates that both in full disc integrated spectra and in center disc spectra,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d K1 and the blue K1 of the profiles and its average intensity show periodic variations. But the variation for the full disc integrated spectra fluctuates in the same way as the sunspot number does, while that for the center disc spectra has a time delay with respect to sunspot number. Non-LTE computations yield a cyclic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about 17 K of the TMR in the quiet-Sun atmosphere and a cyclic variation of about 15–20 km in the height position of the TM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