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659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2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欠采样系统的MRTD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第二代红外成像系统普遍为欠采样系统的事实,通过MRTD测试方法在空间域和频率域成像过程的仿真,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在对分辨能力和作用距离评估时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这种不足产生的原因。对比分析了TRM3、DMRT、TOD和NVO-MRT这4种替代测试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依据现有测试条件,指出了国内MRTD测试短期内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22.
政府职能是由政府经济职能与政府非经济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构成的职能体系.政府经济职能与非经济职能是政府应该履行的不同职能,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府经济职能目标与非经济职能目标既存在协调的一面,也存在相冲突的一面.在政府要实现的职能目标中,政府优先选择的顺序是不同的,政府经济职能与非经济职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政府职能机构体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政府要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必须使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  相似文献   
223.
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网络的检测明显不足,同时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能协同工作.分布式入侵检测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检测系统作为在网络环境中的IDS,AGENT的灵活性保证它可以成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提供混合模式的架构,重点讨论了自适应模型生成、系统的总体结构、关键部件设计、Agent管理及系统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4.
针对基于正逆向导航解算的捷联罗经动基座对准实时性弱的问题,基于姿态补偿对准方法,采用一次性姿态补偿和接续姿态更新两种补偿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全循环法和半循环法均能在同等参数和时间条件下提高对准精度,对比常规捷联罗经对准方法,缩短了对准时间。针对粗对准误差过大导致精对准时间延长的问题,提出了正逆向二级变参数配置方法,减少了对准时间。  相似文献   
225.
MAV气动外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微型飞行器的特点,抽象出其气动模型和飞行性能模型。采用单学科优化和多学科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常规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外形优化,并比较分析了单、多学科的优化结果,得出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26.
本文在传统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概率疲劳和概率断裂的累积损伤理论,并建立了直升机动部件适用的二维概率疲劳和二维概率断裂的寿命可靠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27.
双月球近旁转向探月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双月球近旁转向实现对月球多次探测的原理。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法,建立了双月球近旁转向的简化数学模型.给出了一个初步分析算例,并与考虑精确动力学模型下的算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结果同精确算例基本吻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8.
本文论述了武装直升机空战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建立了简化的武装直升机空战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阐明了模型简化的具体方法;其次给出了直升机空战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空战的基本原理,同时简述了空战机动策略的选取原则,描述了直升机空战的基本特征;最后系统地说明了直升机空战中的航路规划技术,并提出了未来旋翼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29.
设计了一种高准确度基准电压源电路,电路采用了电流镜技术,运放的输出作为驱动的同时还作为自身的偏置电路,双极晶体管EB结压降作运放的输入,获得正温度系数的电流IPTAT;同理将电阻的压降和双极晶体管EB结压降作运放的输入,获得负温度系数的电流ICTAT,通过电流的减法运算将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分两段产生不同的补偿电流INL,进而产生不同的补偿电压,并完成对带隙基准电压的分段线性补偿。由此得到温度系数很小的带隙基准电压。采用TSMC0.18μm1.8/3.31P6MCMOS标准工艺,在1.8V电源下,-40℃~130℃温度范围内,仿真结果显示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小于1.88ppm/V,低频时电源电压抑制比为-86dB,功耗为237.5μW。  相似文献   
230.
提出采用加速度反馈方案,在无需加大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动态刚度,从而提高了系统对周期性干扰的抑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采用加速度反馈确实能够较好地抑制系统中的周期性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