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2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45篇 |
航天技术 | 81篇 |
综合类 | 67篇 |
航天 | 1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气体微波电离引起的低气压放电效应是限制微波部件功率容量的可靠性问题之一,而击穿瞬态电学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诊断系统响应。目前大功率微波部件的击穿诊断与电路系统联系不够紧密,而探究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对系统的影响能够改善这一现状。以TEM模式下谐振频率为2.6GHz的同轴谐振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低气压放电实验,获得了100~1000Pa气压范围内谐振器的击穿功率阈值随气压的变化关系实验曲线,并通过正反向调零模块中功率计记录气体电离击穿前后的S11值。结合谐振器内部放电后的烧蚀痕迹将气体电离击穿后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等效为圆柱型介质块,进行建模仿真获取放电发生后S11与谐振频率随气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并发现局部阻抗的负载状态随着气压的升高是逐渐由容性向感性转变。最后基于测试系统的调零模块计算得到电离击穿前后谐振器局部阻抗的变化量与气压的实验关系曲线,验证了建模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42.
空间机械臂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和在轨运营的重要平台, 具有自由度多、转动惯量大、操作精度高、模式多样等特点. 针对空间机械臂在轨任务特点, 建立了支持长期在轨、多模式工作的空间机械臂操作子系统. 该操作子系统由机械臂操作台、虚拟仿真平台、显示器等构成, 可满足多任务需求. 通过对操作子系统的架构、工作模式、技术特点的分析, 重点研究了操作子系统的多总线体系结构、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力觉渲染算法, 并根据地面验证和在轨试验, 给出了空间机械臂操作子系统的验证情况. 结果表明, 空间机械臂操作子系统可有效模拟在轨任务, 准确完成对机械臂的控制与精细操作, 为支撑空间机械臂任务实施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843.
通常使用无电离层(IF)线性组合(LC)消除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POD)一阶电离层延迟误差,忽略了高阶电离层(HOI)延迟误差.随着LEO卫星POD技术的发展,计算不同轨道高度的HOI延迟并探索其变化已成为进一步提高POD精度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国际参考电离层-2016(IRI-2016)和国际地磁参考场第13代(IGRF-13)模型,计算电离层穿刺点(IPP)位置和地磁场强度.其次,使用平滑星载GNSS数据计算电离层斜路径总电子含量(STEC).然后,分别计算GOCE、GRACE-A和SWARM-A/B卫星的二阶和三阶电离层延迟.最后,评估了 HOI延迟对LEO卫星重叠轨道分析、卫星激光测距(SLR)检核和精密科学轨道(PSO)比较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大约在毫米至厘米的数量级上;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外符合精度的影响分别达到0.92,0.22,0.21和0.18 mm;随着LEO卫星轨道高度的增加,HOI延迟对LEO卫星简化动力学POD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844.
845.
846.
847.
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常采用控制燃气发生器压强的方式调节燃气生成量,在跟踪变化压强指令过程中,流量会产生明显的负调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 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度非线性、强时变特性的燃气发生器系统为对象,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流量调节自适应PI控制器,并给出一种利用自适应微分跟踪器对期望控制指令进行“整形”的负调改善算法;首先,结合负调发生、终止判据,综合考量系统流量安全裕度,负调发生方向,构建了适配于动态负调约束的自适应跟踪微分器(TD),克服了传统跟踪微分器在负调抑制过程中控制精度不高,指向性不强等缺陷;进一步,开展了多工况下的负调抑制算法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具备良好的燃气流量控制能力,可实现在基本不改变响应时间情况下,将最大负调量削减56.6%的控制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