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71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了研究重复使用运载器小升阻比无动力飞行时的制导技术,以投放着陆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在线生成的自适应制导技术.这种制导技术主要解决在线轨迹生成技术、自适应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问题.首先设计了自适应制导系统的体系结构,将在线轨迹生成技术、自适应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集成在一个框架中.在线轨迹生成技术充分考虑了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飞行能力,根据当前的飞行状态和末端期望的飞行状态,在线规划轨迹剖面,产生一个物理上可飞的、稳定的轨迹剖面,并给出了设计方法.将轨迹生成与制导策略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的制导回路.最后以某验证机为例,对在线轨迹生成、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进行了集成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轨迹在线生成的自适应制导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支承局部共振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利用振动数据进行局部共振频率预测的方法。进行了转子动力学试验,试验转子含有2个盘和2个支承并固定到柔性摆架上,试验中出现单个支承外传力超限,但盘的振动位移幅值较小,且有上升趋势的现象,符合支承局部共振的特征。利用局部共振频率预测方法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理论预测的局部共振频率。进行了模态试验,得出的局部共振频率与理论预测吻合,同时也验证了局部共振诊断。结合模态振型对摆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消除了该处局部共振。  相似文献   
103.
改进的酚-溴化氰法合成酚醛型氰酸酯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酚-溴化氰法合成了酚醛型氰酸酯单体树脂,并用红外、凝胶实验及热失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与传统的酚-溴化氰法相比,改进的酚-溴化氰法得到了性能稳定的合成产物,该产物在200℃时的凝胶时间为6 5min,在凝胶时无冒烟、发黑现象,固化树脂在800℃时氮气氛下的残碳率为63 6%。  相似文献   
104.
临近空间飞行器热管理及热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伟  宣益民  韩玉阁 《宇航学报》2009,30(5):2092-2096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对其空间外热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飞行器载荷舱内能源与电子设备的功耗情况及热控要求,在载荷舱的散热措施中对辐射、对流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散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的独特的空间热环境下,强制对流换热效果明显大于辐射换热,且在相同的热载荷工况下,对流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要远小于辐射散热系统的设备重量,对流散热系统受空间热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小,系统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区别于以往对线性系统使用的时域、频域定性分析法,用分形维数定量刻画系统运行状态.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通过相空间重构选取延迟时间为18,嵌入维数为1到25,计算了风机失速前后压力信号的关联维数.研究发现关联维数由失速前的1.428下降到失速后的1.198.研究结果表明关联维数对失速信号是敏感的,可以用作判断风机失速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106.
直升机控制系统的内/外回路设计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外回路控制结构,系统地阐述了此结构在直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回路主要使各个通道解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使系统具有速率响应特性;外回路采用输出反馈,对已解耦的不同通道分别进行单回路设计。其中内回路的解耦特性是内/外回路设计概念的基础,采用特征结构配置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内回路的通道解耦。采用内/外回路结构所设计的直升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指令跟踪性能、抗干扰特性以及良好的解耦响应特性。实例研究充分展示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7.
离心压气机周向槽机匣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一带小叶片离心压气机50%设计转速下失速裕度,设计了两套周向槽机匣处理方案,对实壁机匣和处理机匣压气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①第一套方案可以使压气机失速裕度提高10%,并且对压气机压比和效率影响很小,没有带来较大的压比和效率损失;②第一套方案对离心叶轮大叶片75%左右轴向弦长前尖部流场的改善是失速裕度提高的主要原因;③第二套方案没有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主要是由于开槽的位置不恰当和周向槽过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Abradable seal rubb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ero-engine fans to improve their efficiency by reducing the clearance between rotating and stationary components. To investigate the high-speed scraping behavior between a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 and a Ti-6Al-4V fan blade and evaluate the abradable performance of seal rubber, abra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a blade tip velocity of 50–300 m/s with an incursion rate of 100 lm/s. The influences of the blade tip velocity on the wear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forces were specially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abrasive wear and pattern wear are the predominant wear mechanisms, and pattern wear can be seen as the emergence and propagation of cracks.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blade tip velocity, both of the final incursion depth and wear mass loss of seal rubber exhibit growth trends. The gradual changes of rubbing forces with an increase of rubbing time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abrasive wear, and force curves with unstable mutations are a reflection of pattern wear. At a constant incursion rate of 100 lm/s, the maximum values of interaction forces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grow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blade tip velocity, and the blade tip velocity of 150 m/s becomes the cut-off point between abrasive wear and pattern wear.  相似文献   
109.
高精度频标比对实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实现高精度频标比对的新方法,通过控制正反相切换电路来达到消除鉴相中的“死区”和非线性问题,通过对两个比对信号经过鉴相器输出的矩形脉冲进行填充,并对填充脉冲在给定时间内进行计数可以将计数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高精度的相位比对曲线并计算出两比对信号的频差。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影响双相机系统精度的多种几何因素并进行实验测试,进一步对双相机工业摄影系统的精度进行优化;采用高精度单相机系统的测量值作为精度评定的参考值,改变双相机测量系统不同的几何结构,如摄影距离,摄影基线,以及基线偏离检定场中轴线位置等。并对单、双相机系统测量的数据结果进行比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线长度与摄影距离的改变对点位精度影响最大,前后对比最大值可达0.3mm,改变摄影光轴与基线的夹角对精度影响较小,仅0.0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