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3篇 |
免费 | 2087篇 |
国内免费 | 89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706篇 |
航天技术 | 953篇 |
综合类 | 557篇 |
航天 | 15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1篇 |
2023年 | 177篇 |
2022年 | 429篇 |
2021年 | 414篇 |
2020年 | 395篇 |
2019年 | 352篇 |
2018年 | 331篇 |
2017年 | 418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363篇 |
2014年 | 350篇 |
2013年 | 339篇 |
2012年 | 450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376篇 |
2009年 | 397篇 |
2008年 | 384篇 |
2007年 | 329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81.
简述了超临界流体概念,超临界条件下单滴燃料蒸发和燃烧实验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塞驱动器技术研究单滴燃料超临界特性的新方法,简要介绍了活塞驱动器状态参数计算、流场显示、压力及温度测量的方法,指出了活塞驱动器研究单滴燃料超临界特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2.
论文采用OPC技术设计了液位多级网络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现场操作级、工程师站、专家站三级控制网络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3.
基于螺旋锥齿轮副中大轮采用的半滚切法加工原理,提出一种螺旋锥齿轮建模方法,推导出内、外齿顶线方程。应用MATLAB求解齿顶线方程,将结果导入SolidWorks软件生成曲线,基于扫描切除特征得到螺旋齿面,建立了螺旋锥齿轮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实体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84.
排气式气囊最大过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排气式气囊进行数学建模,研究了排气式气囊的整个缓冲过程。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对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圆柱形排气式气囊的尺寸、初始参数等因素与最大过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很好的验证,可以为后续气囊的设计试验提供帮助,并为中国下一步开展月球及火星着陆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5.
RBCC发动机可多模态工作,能适应宽广的飞行包线,因而其火箭尾流剪切作用变化强烈、流道截面变化大,喷油规律复杂,给发动机建模与控制研究带来困难。针对RBCC发动机的地面直连实验构型,采用三维CFD计算分析RBCC流场特点,研究发动机状态变量特征,并基于CFD计算结合拟合法的建模思路,建立了RBCC状态空间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三维CFD的计算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均方差满足要求。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计算特征数据点个数,可提高建模精度,但当计算特征数据点的个数超过20时,继续增加点的个数对精度的提高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686.
687.
TA15钛合金的动态热压缩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研究TA15(Ti-6Al-2Zr-1Mo-1V)钛合金的动态热变形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试验(变形温度550~1000℃,变形速率0.01~1s-1),计算了材料的变形激活能Q并观察了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材料的流动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材料的流变行为表现为加工硬化(550~600℃)、动态再结晶(650~900℃)、动态回复(950~1000℃)三种类型。材料在(α+β)相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17kJ/mol,β相区为205kJ/mol。流动应力曲线、变形激活能以及变形组织分析表明,在α+β相区动态再结晶是材料的主要软化机制,而在β相区软化机制则以动态回复为主。随着变形速率的降低,在(α+β)双相区动态再结晶进行得更加充分,而在β相区则动态回复的亚晶趋于长大。 相似文献
688.
689.
多敏感器数据融合是获得更高精度姿态测量的有效方法,敏感器数据融合前必须先修正低频误差。首先,介绍了星敏感器低频误差(LFE)的产生机理及对其在线估计的必要性。其次,针对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纵向滤波的低频误差在线估计算法,该算法将传统低频误差估计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常值误差估计问题,提高了估计精度。最后,给出了该算法具体实施方式,说明相关参数物理意义及选取原则。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算法误差可忽略不计。通过在轨数据仿真,星敏感器轨道周期低频误差可被消除。 相似文献
690.
空间绳系机器人逼近目标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节省空间绳系机器人的末端执行装置在逼近目标卫星过程中推力器所使用的燃料,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推力器、反作用轮及空间系绳的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利用二次型最优控制器(LQR)算法计算出末端执行装置逼近目标所需的理想轨道控制力,然后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将所需轨道控制力优化分配到推力器及空间系绳,同时利用时间延迟算法通过反作用轮补偿空间系绳产生的姿态干扰力矩。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协调控制方法能显著节省末端执行装置上推力器的燃料消耗,有效抑制空间系绳协调控制力产生的姿态干扰,使末端执行装置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