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7篇 |
免费 | 284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00篇 |
航天技术 | 123篇 |
综合类 | 122篇 |
航天 | 1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282.
简要阐述了分析模拟的行星际磁流体力学(MHD)激波的局部性质时,采用无厚度局部平面激波这一假设的合理性,说明了在激波未扰动区域(激波上游),物理量在几个小时内的变化很小这一事实,利用平面激波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模拟的行星际MHD激波的新方法,包括激波位置的确定,上下游状态参数的选择,激波局部参数的计算以及激波的分类,最后应用这种方法对一个二维的MHD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了过去文献关于磁流体力学混合激波空间连接和时间演化的链式规则,而且说明位于太阳赤道附近的慢激波和中间激波最终会发展为快激波。 相似文献
283.
时间触发以太网(TTE)通过精确的全局时钟同步,使时间触发(TT)消息具有了严格的时间确定性。当系统同步精度降低时,TT消息的实时性也将严重受到影响。利用TTE交换机的流量类型转换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时间窗检测的转换策略(TT-TWD)。该策略应用于TT流量向速率限制(RC)流量的转换过程,能够避免在系统同步精度降低时,TT消息出现丢包或不可接受延迟的情况。为保障该策略下网络流量的实时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流量转换策略的优先级调度算法(PTCTS)。运用网络演算理论对PTCTS算法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先入先出(FIFO)算法结果对比,证明了PTCTS算法有效地减小了由TT流量转换而来的RC流量的延迟上界,同时保证了原始RC流量端到端延迟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284.
含铝固体推进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铝的氧化物和亚氧化物,了解燃烧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发动机内的燃烧、流动等多物理过程的精细化研究及解决燃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铝和三氧化二铝的物理特性参数,铝和氧气、二氧化碳与水蒸汽的化学反应参数,AlO,Al2O2,Al2O,AlO2等铝的亚氧化物的比热容、生成焓,以及AlO同氧化性组分发生反应的反应热、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参数,综述国内外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对发动机内多相燃烧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85.
为了验证被试发动机消喘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取在发动机飞行台试验吊舱进气道上安装进气扰流装置的方法,对被试发动机进行了空中逼喘试验。地面分别安装30%、40%及50%堵塞比的插板进行发动机逼喘试验,空中安装40%堵塞比的插板进行不同高度的发动机逼喘试验。本文简要介绍了试验的相关设备及试验的方法和程序,并对试验结果及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86.
开展了可压缩流中湍流度测量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满足对试验数据高精度评估的需求。在变热线过热比湍流度测量方法推导过程中,忽略了压力脉动项以简化湍流度求解过程。为更加准确评估高速风洞流场湍流度,引入了压力脉动项,以恒温热线风速仪响应关系式为基础,从理论上对可压缩流中湍流度的求解方法进行了优化。在马赫数0.3~0.7进行了湍流度测量试验,并分别利用优化前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量值相近,但优化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随马赫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客观物理规律。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湍流度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求解,不确定度量值远小于湍流度量值,表明优化后的湍流度求解方法所得的湍流度结果基本能够代表真实值。试验结果证明了优化后湍流度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及应用恒温热线风速仪对高速风洞流场湍流度进行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7.
超细高氯酸铵团聚状态表征的毛细渗透速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AP的团聚状态是影响推进剂燃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Washburn方程,首先建立粒径与毛细渗透速度k的定标曲线;再通过对不同团聚状态的超细AP毛细渗透速度k值的测量,应用定标曲线定量表示出团聚状态的等效粒径d43,并证明k和d43均可作为定量表征团聚状态的参数,为系统描述氧化剂状态及对燃速影响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建立浸润模型,提出了应用等效粒径评价团聚状态的临界判据。大量的生产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毛细渗透速度法是表征超细AP样品状态的一种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288.
首先建立了发射惯性系下的组合导航系统模型,据此设计了基于联邦滤波器的SINS/GPS/CNS组合导航算法,最后研制了基于PC104硬件平台的组合导航算法验证样机。通过实时半物理仿真测试得出,三组合导航系统的姿态误差小于15″,位置误差小于10m,速度误差小于0.2m/s,表明所设计的组合导航系统算法正确,实现合理。 相似文献
289.
采用雾化粉体+挤压(Ato+Ext)、雾化粉体+热等静压+挤压(Ato+HIP+Ext)、低温球磨+挤压(Cryo+Ext)、低温球磨+热等静压+挤压(Cryo+HIP+Ext)四组不同的工艺制备块体纳米晶/细晶铝,并测定了室温拉伸性能,分析了这些块体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断口附近的位错活动及试样的断口形貌,讨论了其变形机理和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粉体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铝的强度远高于雾化粉体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铝,四组块体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均不存在加工硬化现象;块体超细晶铝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位错运动,对于块体纳米晶铝,尺寸≤100nm的晶粒在拉伸过程中内部基本不发生位错运动;块体超细晶铝大部分区域发生穿晶断裂,而块体纳米晶铝基本发生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290.
电信IP网络优化扩容改造中割接的方案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电信IP业务承载网络无法满足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现状,从割接内容与准备、后台认证系统配合工作、割接方案和割接实施等方面阐述了IP承载网改造优化中的业务割接实施方法,提出了采用新型电信设备进行割接的新技术与新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