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航空   999篇
航天技术   223篇
综合类   203篇
航天   3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力控制反馈信号的神经网络法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器人的力反馈,主动柔顺控制和双向联想记忆的神经网络进行了综合研究,针对机器人腕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部分失真,提出了机器人擦洗平面玻璃力反馈信号神经校正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神经网络结构,在AdeptThree精密装配机器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典型电离层多普勒记录及其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由于地面电离层多普勒频率偏移测量具有时间连续、设备相对简便等固有特征,它特别适合于扰监测。本文在整理北京大学电离层高频多普勒台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典型电离层多普勒效应观测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多普勒的细致分析对电离层形态学研究有其特殊意义。利用IRI模型,对多普勒频移的太阳耀斑效应及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理论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从而大体上解释了这些响应的物理机制。论文最后对观测到的一种特殊的记录类型--S型描迹的具体成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相位速度水平传播的声重波可以产生这类记录,给出了相位速度和振幅等声重波参数与记录描迹形状的关系,这对从多普勒频移记录推演电离层中的波动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3.
支持MEMS的CAD/CAE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D/CAE技术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研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用于MEMS的CAD/CAE技术特点,然后研究了MEMS CAD/CAE系统结构,给出了软件支持工具结构框图,指明了解决其中关键技术的途径.CAD/CAE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微型机电系统的设计质量,缩短研制周期,使之及早走向工业化.  相似文献   
34.
On 14 October 1999, the Chinese-Brazil earth resource satellite (CBERS-1) was launched in China. On board of the satellite there was an instrument designed at Peking University to detect the energetic particle radiation inside the satellite so the radiation fluxes of energetic particles in the cabin can be monitored continuously. Inside a satellite cabin, radiation environment consists of ether penetrated energetic particles or secondary radiation from satellite materials due to the interactions with primary cosmic rays.Purpose of the detectors are twofold, to monitor the particle radiation in the cabin and also to study the space radiation environment The data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lectronics inside the satelhte cabin. On the other hand, the data are useful in study of geo-space energetic particle events such as solar proton events, particle precipitation and variations of the radiation belt since there should be som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diation situ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atellite.The instrument consists of two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for protons and electrons respectively. Each detector has two channels of energy ranges. They are 0.5-2MeV and ≥2MeV for electrons and 5-30MeV and 30-60MeV for protons. Counting rate for all channels are up to 104/(cm2@s)and power consumption is about 2.5 W. There are also the additional functions of CMOS TID (total integrated dose) effect and direct SEU monitoring. The data of CBMC was first sent back on Oct. 17 1999 and it's almost three years from then on. The detector has been working normally and the quality of data is good.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of CBMC not only reveal the effects of polar particle precipitation and radiation belt on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side a satellite, but also show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geo-space energetic particle radiation.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space weather, the energetic charged particles have great influences on space activities and ground tech nology. CBMC is perhaps the first long-term on-board special equipment to monitor the energetic particl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side the satellite and the data it accnmulated are very useful in both satellite designing and space research.  相似文献   
35.
利用MF雷达对耀斑期间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F雷达观测资料对X级别耀斑爆发期间在66-80km高度之间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耀斑爆发期间电子密度的突然增加,在较低高度上的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与耀斑的软X射线辐射通量相关.电子密度的变化强度依赖于具体的耀斑参数,有些耀斑引起的电子密度增加高达400cm^-3,有些仅为100cm^-3左右.但耀斑期间在这一高度区间增加的总电子含量增量仅占耀斑辐射引起的整个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增量的千分之一左右.最后,利用恢复阶段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过程估算了1997年11月4日耀斑期间部分高度上的有效复合系数.  相似文献   
36.
肖志祥  崔文瑶  刘健  罗堃宇  孙元昊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1-523451
新一代战斗机强调超机动能力和强隐身性,其中大攻角下的静态失速、动态失速及内埋弹仓绕流是与高机动和强隐身密切相关的、极具挑战的几类典型的非定常流动,它们对数值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高精度地仿真流场、清楚地揭示流动机理,有效地控制非定常流动,非常有必要发展高精度且高效率的RANS-LES混合方法体系,包含RANS-LES混合方法本身、与RANS-LES混合方法匹配的高精度自适应耗散格式、基准湍流模式、高质量计算网格、高精度时间推进方法、非定常量的统计方法等,具有极强的紧迫性。提出、发展、验证并应用该类方法数值仿真新一代战斗机(包括单独部件、组合体、甚至全机)的非定常流动,数值预测结果与风洞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此类方法可为新型战斗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7.
PBT弹性体力学性能及低温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热固性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弹性体,并对其氢键结构、应力-应变关系和动态力学性能及低温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BT弹性体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DEG羟基含量为35%、R=0.97时,可达2.51 MPa和1 274%,玻璃化温度为-34.5℃。高DEG含量的PBT弹性体脆化参数较低,与常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相反。因此,引入低温脆化参数,对PBT弹性体的性能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8.
针对航母中程对潜防御区声呐舰配置问题,在分析航渡过程中航母受敌导弹攻击威胁的基础上,从有效应 对敌潜艇导弹攻击,保障航母安全的要求出发,对中程对潜防御区声呐舰的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程对潜 防御区声呐舰的配置原则和方法,对航母编队反潜作战的兵力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高级在轨系统)已经逐渐被各国空间组织采用,随着空间任务的发展趋势更多样化和复杂化,对AOS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AOS服务质量的提升需求,提出了一种虚拟信道优先级策略,使用大容量缓存结合数据压缩动态策略和遥测数据抽帧策略相结合的QoS保证方法,通过分析返向链路带宽与航天器遥测用户带宽的裕量,可以动态调整QoS保证,以适应不同应用环境下的航天器AOS的QoS保证需求.通过模拟不同的工况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AOS服务质量保证方法适用于返向链路带宽裕量充足和不足的工况,比传统的全同步策略和同步异步结合策略拥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40.
赖正鑫  肖隐利  宋文艳 《推进技术》2020,41(10):2260-2275
为了深入理解低旋流流场特征和燃烧稳定性,基于OpenFOAM平台,采用动态k方程模型和有限速率PaSR模型对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了气流入口速度、当量比和压力等流场参数对流场结构和燃烧非稳态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流场大尺度结构与火焰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流场结构和火焰抬升高度受入口速度影响较小,流场和火焰形态能够保持自相似性;随着当量比和压力提高,流场扩张性增强并在燃烧区下游产生回流区,火焰稳定不依赖回流区,根部火焰锋面形状由U形转变为W形,火焰抬升高度降低。火焰锋面稳定在剪切层,剪切层产生的周期性有序涡结构引起当地流场速度脉动和火焰表面褶皱,反映了流场非稳态特性;通过剪切层监测点瞬时轴向速度分析,涡结构特征频率随速度增大而提高,由250Hz提高至300Hz,随当量比和压力提高而降低,由250Hz降低至125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