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航空   448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Fisk  L. A.  Wenzel  K.-P.  Balogh  A.  Burger  R. A.  Cummings  A. C.  Evenson  P.  Heber  B.  Jokipii  J. R.  Krainev  M. B.  Kóta  J.  Kunow  H.  Le Roux  J. A.  McDonald  F. B.  McKibben  R. B.  Potgieter  M. S.  Simpson  J. A.  Steenberg  C. D.  Suess  S.  Webber  W. R.  Wibberenz  G.  Zhang  M.  Ferrando  P.  Fujii  Z.  Lockwood  J. A.  Moraal  H.  Stone  E. C.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8,83(1-2):179-214
The global processes that determine cosmic ray modulation are reviewe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theory which describes cosmic ray behavior in the heliosphere are summarized, and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is presented which compare the expectations of this theory with observation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of both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the anomalous component; the behavior of cosmic ray electrons and ions; and the 26-day variations in cosmic rays as a function of heliographic latitude. The genera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urrent theory is essentially correct.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in solar minimum conditions, that the cosmic rays and the anomalous component behave as is expected from theory, with strong effects of gradient and curvature drifts.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of considerable latitude transport of the cosmic rays, at all energies, bu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occurs is unclear. Despite the apparent success of the theory, there is no single choice for the parameters which describe cosmic ray behavior, which can account for all of the observed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spectra, and electron vs. ion behavior.  相似文献   
612.
613.
带射流冲击短扰流柱排内的流动和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安定  张丽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2,23(3):226-229
用五孔探针测量了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的流场,并用压力扫描阀测量了端壁和柱面的压力分布,分析了在涡轮叶片尾缘区内射流冲击强化扰流柱排通道内换热的机理,研究发现,带射流冲击时流动在靠近扰流柱表面附近速度较大,在对称中心区域有大片低速区,压力系数远远小于无射流时情况,气流经过孔板后压力系数迅速下降,达到最小值,沿流动方向压力系数逐渐恢复。随喷射雷诺数增大,扰流柱表面的分离点位置后移,总结出了实验工况范围内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压力损失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经验公式,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14.
王慧  宋笔锋  王乐  吕国志  崔卫民 《航空学报》2009,30(11):2185-2192
 点蚀是导致结构失效的重要机理之一,点蚀形貌中隐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针对点蚀形貌及尺寸的演化情况,采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技术对腐蚀环境中的金属腐蚀生长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将腐蚀损伤生长过程模拟成一个离散的动力学系统,在模拟过程中着重考虑了腐蚀过程中发生的质量转移、金属溶解及钝化、IR降等基本化学物理现象,并定义了相应的局部规则。通过模拟得到了在不同环境下蚀坑的腐蚀损伤形貌。将蚀坑看做半椭球体,可以得到蚀坑的等效深度,定义蚀坑深度比为蚀坑等效深度与蚀坑模拟深度的比值,利用该参数对蚀坑趋近于半椭球体的程度进行分析;对等效为半椭球体的蚀坑,采用蚀坑尺寸比率对等效蚀坑的几何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蚀坑在生长过程中,几何形貌会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初步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点蚀生长机理,为疲劳寿命预测及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15.
应用自主建立的压力敏感涂料测量系统对固定在跨声速叶栅风洞出口下档板处的大弯度孤立叶片吸力面进行了表面全域压力分布测量尝试,基于涂料实验校准的特性曲线和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了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16.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大量使用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由于这些材料的性能与"标准"金属不同,特别是要关注其损伤部位,因此重新考虑安装技术以获得有吸引力的机械性能、并使之相对易于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基于以上考虑,在阿基坦大区的支持下,Capaero与WCIE(西岸产业欧洲)和Bordeaux的LGM2B实验室一起针对机械工程和材料提出了这种EB2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17.
叶型探针对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试验与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平面叶栅风洞,开展了安装叶型探针的压气机叶栅吹风试验.通过测取不同工况下叶片表面压力、栅后尾迹等气动参数,分析了叶栅在安装叶型探针前后的性能变化.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前缘探头绕流旋涡在叶栅流道内部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损失特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①探针对叶栅局部流场的扰动作用比较明显,其影响特性与叶栅工作状态相互关联;②探针对其所在叶片以及相邻两侧叶片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程度随来流攻角发生显著变化;③安装探针后,栅后尾迹与主流掺混作用加强,导致尾迹沿周向存在较为严重的扩散作用;④负攻角条件下,前缘实体探头会诱导叶片出口靠近叶盆表面出现一定强度与尺度的涡系结构.  相似文献   
618.
壁面压升可控的高超轴对称进气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向有志  张堃元  王磊  高雄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0):2193-2199
采用有旋特征线理论,研究了沿程压升规律可控的轴对称物理壁面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结合替代模型多目标优化设计压缩面,基于优化结果,设计了一种高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其进行了数值研究,并与常规双锥、三锥轴对称进气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进气道长度比双锥进气道缩短捕获半径的32.5%;设计点其性能介于双锥与三锥之间;起动点其流量系数比双锥和三锥分别提高8.24%和12.60%,总压恢复系数比双锥和三锥分别提高4.06%和2.50%.   相似文献   
619.
脉冲爆震发动机管壁废热加温燃油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内径为110mm的大管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上,以煤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进行了脉冲爆震发动机不同爆震频率的管壁换热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利用管壁废热加温燃油可以提高燃油的温度,改善爆震性能并缩短爆燃到爆震的转捩(DDT)距离,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管壁温度.当发动机工作在20Hz时,管壁温度最大可以降低94℃.   相似文献   
620.
为研究高含铝推进剂低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流场特性,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高含铝固体推进剂低压发动机尾流场复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低压下高含铝固体推进剂羽流复燃时,温度分布呈现"双峰"的现象,第一温峰是纯气相燃烧形成的,第二温峰是铝粒子燃烧形成的;且铝粒径越小,第二温峰出现的位置离喷管越近,铝粒子温度越高,最高可达1124K;燃烧室压强越高,第二温峰出现的位置离喷管越远。发动机试车试验中也出现"双峰"的羽流温度场,且测得粒子最高温度为1141K,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