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2篇 |
免费 | 1319篇 |
国内免费 | 126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72篇 |
航天技术 | 1932篇 |
综合类 | 1287篇 |
航天 | 19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91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385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533篇 |
2008年 | 472篇 |
2007年 | 446篇 |
2006年 | 377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347篇 |
1998年 | 331篇 |
1997年 | 263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02篇 |
1994年 | 208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173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25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中,单元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上端联接车间控制系统和CAD/CAPP/CAM系统,下端联接生产设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柔性和效率。该系统根据生产任务和目标,完成了生产计划调度、资源分配、监控设备运行等功能。文中主要讨论了系统的控制结构、系统功能和以下主要关键技术:客户/服务体系结构在生产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单元生产计划和调度,DNC接口以及生产中的随机事件处理。该系统已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2.
本文对一种用ECL异或门实现高速QPSK的系统工作原理和伪码QPSK调制的功率谱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763.
764.
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相似文献
765.
基于BP算法的液压泵在线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压泵振动信号的5个时域信息;峰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方差和波形系数作为最小诊断参数组合,用BP神经网络进行信息融合,提出一液压泵的神经网络在线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766.
对设备布置问题,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为弥补当前的现场布置遗传算法在变异阶段的不足,将最优个体变异与随机变异相结合,设计了组合变异策略:首先变异最优个体,如果变异出更优的个体,则用新个体替换当前种群的最差个体;如果最优个体变异不成功,则随机选择一个个体执行随机变异.据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求解设备布置问题.仿真实验证明了组合变异策略能够在明显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与随机变异相当的最优布置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7.
RBCC推进系统主火箭发动机气氧/煤油推力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RBCC推进系统主火箭发动机对气氧/煤油推力室的要求,对其进行了高燃烧室压力和温度、大范围变工况工作研究。气氧/煤油推力室喷注器采用中心区气液双组元内混式喷嘴和边区直流喷嘴结合结构,身部采用夹层冷却结构。通过对推力室气氧/煤油推进剂的点火及雾化混合技术、推力室喷注器及身部冷却设计技术、推力室的点火启动、稳态工作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表明,推力室在室压3MPa、5MPa工况下可稳定燃烧。额定推力650N的气氧/煤油推力室方案可靠、点火工作正常,可以满足大范围变工况稳定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768.
分析了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可靠性的随机扰动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仿真的发动机性能可靠性的预估方法,并以某型号液氧/煤油补燃循环上面级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仿真方法对该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进行计算,获得了该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分布规律和在给定偏差范围内主要性能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69.
对不同视角雷达回波进行融合可以形成大的相干积累角,显著增强雷达空间监控能力。给出一种角分集(制)信号融合成像方法,对于角分集(制)回波方位向存在大的间隔,首先将每一距离单元方位向有效稀疏孔径数据排列组合成一Hankel矩阵,由参数化方法估计一维信号参数,再由估计得到的参数对空缺部分预测填补,对每个距离单元横向补全后,压缩得到二维图像。该方法克服了以往预测方法的不足,能有效用于方位向稀疏孔径预测外推,最终仿真与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实结论。 相似文献
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