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5篇 |
免费 | 799篇 |
国内免费 | 55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94篇 |
航天技术 | 601篇 |
综合类 | 322篇 |
航天 | 8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252.
253.
针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波束内多个平稳飞行目标在距离上重叠的情况探讨多运动目标成像.首先建立多目标回波模型,由分析得出某一目标的回波在一个距离门内对应一组线性调频信号、信号参数在不同距离门内呈规律性变化的结论.据此提出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RWT)对多目标信号进行参数估计及分离的多目标成像算法.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4.
255.
为获得非均匀气动加热条件下高超声速飞行器不同部位的合适的热防护系统厚度,发展了一种基于网格变形技术(ASD)的隔热层结构优化方法。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复合材料隔热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在局部均布热流载荷、三角形均变热流载荷和二次函数热流载荷等作用条件下建立隔热层结构的热固耦合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ASD技术与热固耦合分析相结合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网格变形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优化过程中的网格自动更新问题,并得到了光滑柔顺的厚度形状曲线,优化后更充分发挥了隔热层结构各层材料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56.
257.
电子导盲辅助装置(ETA)是解决盲人出行困难的重要手段,而导航是ETA的关键技术.现有的ETA主要用GPS来定位定向,但在城市环境中经常存在GPS信号遮挡导致导航信息丢失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视觉导航短时间内定位精度高,输出连续的优点以及 MG(Magnetic Gravity)姿态测量可补偿姿态积累误差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视觉、GPS和MG姿态测量的盲人行走组合导航算法.该方法构建系统误差模型并以Kalman滤波为框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导航算法准确度优于单独的导航算法,满足盲人户外安全出行导航的需求. 相似文献
258.
以提高大截面Z型材四轴滚弯成形精度为目的,通过综合考虑材料属性、几何特征和成形半径等因素对回弹的影响,建立了引入中性层偏移的大截面Z型材弯曲回弹解析模型,研究了7075-O和7475-O铝合金Z型材在不同滚弯成形半径下的回弹规律,并进行滚弯成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忽略中性层偏移影响的型材回弹预测经验模型相比,基于中性层偏移的回弹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大截面Z型材的回弹量,在相同的曲率半径下,预测回弹变形的最大相对误差从11.681%减小到3.347%。 相似文献
259.
260.
为提高大型可展开天线的指向控制精度,并适应喷气卸载等在轨工况,基于Craig-Bampton法建立了表征柔性天线指向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信标的大天线指向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基于卡尔曼滤波,对大天线的振动状态进行检测,若天线未出现明显振动,则通过信标敏感器修正天线指向偏差,同时引入星本体姿态敏感器以保证稳定性;若天线振动超过阈值,则仅引入星本体敏感器以衰减振动,直至天线未出现明显振动.最后利用瑟拉亚(Thuraya)卫星的在轨实测热变形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未受到喷气扰动时,大天线指向精度优于±0.02°,在受到喷气扰动后,系统可正确检测并切换跟踪输入.这说明,该指向控制方法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修正大天线指向偏差,并能适应在轨位保、卸载喷气工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