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航空   696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77篇
航天   2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充气展开自支撑臂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气展开自支撑臂是由层合铝膜和离散自支撑壳组成,可在无充气压力下实现对有效载荷的支撑。为提高充气展开自支撑臂振动特性预测精度,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哈密顿原理,推导了自支撑臂振动微分方程,提出了考虑充气压力的预应力和构型变化的梁单元模型。该单元模型考虑了结构自支撑壳的离散分布特性,使建立的质量矩阵更接近自支撑臂结构的真实值。然后,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传统梁单元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最后,分析了充气压力和自支撑壳宽度等参数对自支撑臂结构振动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可为充气展开自支撑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92.
随着处理器的系统结构日趋复杂,设计空间呈指数式增长,并且软件模拟技术极为费时,成为处理器设计的重要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集成学习和半监督学习技术的高效设计空间探索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2个阶段:使用均匀随机采样方法从处理器设计空间中选择一小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点,通过模拟获得性能响应,从而组成训练数据集;提出基于半监督学习的AdaBoost(SSLBoost)模型预测未模拟的样本配置的响应,从而搜索最优的处理器设计配置。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有监督预测模型相比,SSLBoost模型能够使用更少的模拟样本构建出不差于现有方法性能的预测模型;而当模拟样本数量相同时,SSLBoost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93.
针对未来大运载火箭的缩比模型动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未来发展的大型运载火箭所面临的全新振动特性问题,简要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给出了动力学缩比模型的相似关系,进行了1/10缩比模型的试验及计算仿真探索,提出了本研究中发现的技术难点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94.
随着飞机液冷系统以及液体介质系统的发展,对柱塞阀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需要,公司对液体介质柱塞阀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以某型号研制的柱塞阀为例,针对用户关注的产品密封性指标,进行了密封结构设计,特别对柱塞阀故障率较高的内部密封结构进行了深层次研究,识别出关键因素,制定了措施,为后续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95.
介绍了噪声标准装置中一种高灵敏度中频接收机的设计,该接收机可替代安捷伦8970等噪声系数测试仪完成噪声功率的测量工作。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它的设计原理,并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96.
介绍了喷气燃料RP-3的特点,分析了喷气燃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喷气燃料作为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关键技术—粘度、轴功率、橡胶相容性、防静电等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通过实例验证了上述分析,指出了可行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7.
张航  孙姝  黄河峡  谭慧俊  张悦 《推进技术》2022,43(7):96-104
本文通过特征线法设计了基于多道激波+等熵压缩波的基准流场,在此基础上通过流线追踪法设计了双模块内转式进气道。通过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内转式进气道的内外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转进气道最大半径对应的角区位置存在大量的边界层堆积,受第二道激波/边界层干扰,在激波根部卷起锥形旋涡;在内转式进气道内部,唇罩激波和管道边界层干扰显著,管道内存在自唇罩指向压缩面的强周向压力梯度,从而诱导管道内边界层均往一处汇聚,卷起大尺度流向涡。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5.74,攻角0度状态下,进气道气动性能优良,出口总压恢复系数系数达到0.58,最大抗反压为112倍。  相似文献   
898.
为了揭示气膜加热和气膜冷却两种方式在影响规律机制上的异同,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两种方式单排圆柱孔在典型吹风比下(0.5,1.0和1.5)的射流-主流相干特征,并分析了热气流-冷气流温度比变化对气膜绝热加热或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吹风比下,在气膜加热方式下喷注射流向主流的穿透趋向更为显著,引起喷注射流抬离壁面并在气膜孔出口附近诱导出尺度更大的卵形涡对;当温度比接近于1时,气膜绝热加热效率与气膜绝热冷却效率差异较小,随着温度比偏离1的程度加剧,气膜绝热加热效率与气膜绝热冷却效率差异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99.
通过数值计算和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短突扩扩压器突扩间隙与压力损失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变化机理,研究了前置扩压器结构和进口马赫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别通过改变前置扩压器和火焰筒的位置两种方式改变突扩间隙,研究总压损失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参数范围内,当突扩间较小时,前置扩压器出口气流拐弯剧烈,流线是非光滑的,相反,则会导致前置扩压出口气流的二次分离,在突扩区形成两个涡,而且气流拐弯剧烈,流量分配不均匀,因而存在有最佳的相对突扩间隙(δ=1.8-2.0),使得总压损失最小而(1.6%-1.75%)。  相似文献   
900.
超声速进气道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燕  樊思齐  马会民 《推进技术》2002,23(6):468-471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二级斜板可调的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的内流场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值模拟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内流场的计算结果,得出每个网格点上的压力,温度,速度及密度等参数,从而求出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并归纳出进气道主要性能参数与状态参数和几何调节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进气道的特性曲线,建立了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数学模型,可确定进气道在不同状态下的主要内容特性参数值,并作为建立带进气道、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模基础,对进气道、发动机、矢量喷管的一体化控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