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6篇 |
免费 | 1889篇 |
国内免费 | 81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724篇 |
航天技术 | 1260篇 |
综合类 | 813篇 |
航天 | 15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72篇 |
2017年 | 212篇 |
2016年 | 178篇 |
2015年 | 247篇 |
2014年 | 309篇 |
2013年 | 326篇 |
2012年 | 337篇 |
2011年 | 334篇 |
2010年 | 420篇 |
2009年 | 400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354篇 |
2006年 | 329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98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爆炸焊接316L不锈钢/Al复合管的界面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爆炸焊接工艺对316L不锈钢管及铝管进行了爆炸复合.利用SEM,XRD对复合管结合区形貌及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复合管的结合强度及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并进行了径向压扁及弯曲成形试验.结果表明:直线状及波状界面同时存在;过渡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元素扩散现象并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结合强度为75MPa,过渡区的显微硬度最高;压扁及推弯试验后的复合管未出现分层,制备出的复合管结合性能优异,可以承受大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922.
在空气介质中用光辐射热/机械疲劳试验机对γ-TiAl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电阻和动态弹性模量的相对变化率表征损伤,并对其物相和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弹性模量和电阻相对变化率表征的γ-TiAl热疲劳损伤曲线有相似的规律,即在循环初期的线性损伤阶段,两种方法表征的损伤量相差不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两者表征的损伤量相差逐渐加大,并最后都趋于一个稳定的值.热疲劳后,γ相的含量增加,α2的含量相应地减少.200~900℃热疲劳后γ相的增加量多于200-700℃热疲劳后的增量.热疲劳后片层团的尺寸减小,还出现了微孔洞等缺陷,在这些缺陷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电阻增加,弹性模量减小. 相似文献
923.
考虑地球扁率J2摄动影响的异面椭圆轨道多冲量最优交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研究了在地球扁率影响下,固定时间内两异面椭圆轨道间的燃料最省多冲量最优交 相似文献
924.
综合考虑曲面重建时的拟合精度、曲面片拼接处的连续性和曲面的光顺性等因素,以三角网格模型的双三次B样条曲面重建为例,研究了飞机外形件三角网格模型的分片光滑B样条曲面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逼近散乱数据,初步获得分片B样条曲面;然后将光顺准则加权到最小二乘函数中调节曲面光顺程度;最后运用罚函数法保证曲面片边界近似G1连续。将该方法应用于飞机外形件实测数据的曲面重建,误差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5.
926.
927.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缺乏物理背景等不足,利用流动数值仿真及相关性分析的手段,对几何外形与流动变化的相关性规律进行经验总结,并将这种设计经验进行数值化描述后,引入到优化设计中,建立新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模型,使设计模型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改善设计结果。通过高速自然层流翼型HSNLF0213的优化设计,利用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建立具有物理意义的优化模型,开展了基于单点优化设计且同时满足多点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对这种设计方法及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设计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8.
929.
为使混合排气二元收敛喷管的设计在满足发动机推力性能要求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红外特征信号抑制效果,从固定式混合排气二元收敛喷管的设计要求出发,提出了一套混合排气二元收敛喷管气动与红外隐身综合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通过算例计算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另外,计算结果表明:二元喷管的进口截面位置、喷管总长、出口面积以及出口宽高比等几何参数对实现喷管推力性能均起到关键作用;而合理确定出口宽高比,对实现喷管红外隐身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