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7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38篇 |
航天技术 | 231篇 |
综合类 | 170篇 |
航天 | 2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用低速风洞测力试验和襟翼处绕流的PIV测量试验研究锯齿形格尼襟翼在不同偏角下的增升效益.结果表明:锯齿形格尼襟翼能明显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和大升力系数下的翼型升阻比,对于给定的襟翼弦长,存在一个最佳的襟翼偏角,在此偏角下,翼型升阻比不仅在大升力系数下有明显提高,而且在中小升力系数时升阻比也有一定的提高.PIV测量表明从锯齿形格尼襟翼的齿边向上卷起的流向涡使上翼面后部气流向翼型表面吸附,推迟了上翼面气流的分离. 相似文献
592.
董寅生%沈军%杨英俊%李庆春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2):1-6
综述了快速凝固耐热铝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弥散相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常见耐热铝合金中存在的弥散相,快速凝固工艺对弥散相形成的影响和弥散相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简要概述了弥散相的数量,分布,形状等和耐热铝合金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3.
594.
针对多无人机(UAV)协同区域搜索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UAV分布式优化搜索方法。首先基于传统的搜索图模型,建立了多UAV协同搜索的问题描述和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在DMPC框架下,将集中式多UAV在线优化决策问题转化为各架UAV的小规模分布式优化问题,采用基于纳什最优和粒子群优化(PSO)相结合的算法实现对每个子系统优化问题的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DMPC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多UAV协同搜索决策问题的求解规模,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5.
596.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采用Cu2ZnSnS4靶和Cu靶共溅射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在不同衬底温度条件下制备的Cu2ZnSnS4薄膜的元素比例、形貌以及光学带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遵循不同规律。室温衬底条件下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遵循两步法,导致颗粒尺寸和元素分布不均;而在120~200 ℃衬底温度条件下制备的Cu-Zn-Sn-S预置层在溅射过程中已有Cu2ZnSnS4晶粒形成,这些晶粒在后续硫化生长过程中起到形核点的作用,促进了Cu2ZnSnS4晶粒的长大与元素的均匀分布。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Cu-Zn-Sn-S预置层及由此制备出的Cu2ZnSnS4薄膜的结晶性变好,Cu2ZnSnS4薄膜的带隙先升高后减小至1.55 eV。 相似文献
597.
598.
针对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的适应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应用到图像匹配领域.首先从原理上对SIFT算法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平台对SIFT算法分步骤进行了实现;最后以基于欧氏距离的最近邻准则作为特征的相似度量将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应用于图像特征匹配,并对不同的近邻比进行比较,给出了建议值.通过3组实验图像的匹配结果表明,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对图像缩放、旋转、亮度变化的匹配正确率都等于或接近100%,证明了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点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可以进一步应用到图像识别以及图像重建等领域. 相似文献
599.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