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5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686篇
航空   3468篇
航天技术   804篇
综合类   425篇
航天   12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three-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flow stability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focuses on stall inception of multi-stage axial flow compressors with a finite large radius annular duct configu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shown that under some assumptions, the stability equation can be obtained yielding from a group of homogeneous equations. The stability can be judged by the non-dimensional imaginary part of the resultant complex frequency eigenvalue. Further m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nsteady phenomenon caused by casing treatment, the function of casing treatment has been modeled by a wall impedance condition which is included in the stability model through the eigenval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functions of the system. Finally, som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wo numerical evaluation cases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is model and emphasis is placed on numerically study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tup of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stall inception of axial flow fan/compressors. A novel casing treatment which consists of a backchamber and a perforated plate is suggested, and it is noted that the open area ratio of the casing treatment is less than 10%, and is far smaller than conventional casing treatment with open area ratio of over 50%, which could result in stall margin improvement without obvious efficiency loss of fan/compressors.  相似文献   
992.
5kN再生冷却发动机推力室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 kN摇摆发动机推力室采用再生冷却身部,为检验推力室冷却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对5 kN再生冷却发动机推力室进行传热计算,分析了再生冷却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发动机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发动机热试车工作正常,表明了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围绕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深入分析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的内涵,构建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过程模型,阐述了影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在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影口向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因果图。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利用遥测信道准实时传输机载大面阵高速相机图像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大面阵高速相机图像准实时下传系统,分析了图像数据下传的实时性.该系统在记录高速相机原始图像的同时,可对图像进行抽帧、缩小画幅、压缩处理,并实时下传到地面用于监视.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在靶场试验结束后几分钟内,将关键时间段的原始图像逐帧下传到地面,实...  相似文献   
995.
膏体推进剂冲压发动机一次燃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额定流量和流量调节条件下膏体冲压发动机一次燃烧组织稳定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燃面自适应燃烧组织模式,设计了一次燃烧组织试验系统,进行了一次燃烧组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推进剂输送稳定,点火时序和推进剂输送时机合理,防回火措施有效,燃烧室压强经过调整后能够稳定在设计值附近。燃面自适应燃烧组织模式可以实现燃面的自适应调节,使推进剂输送和燃烧保持平衡,保证发动机的一次燃烧稳定。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的高原产生大气湍流的条件不尽相同,因此航线上飞机颠簸的出现规律也不一样。分析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地形差异和气候区别,并根据四川航空公司的机载QAR数据,对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飞机颠簸出现次数、出现概率和颠簸强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航线上飞机颠簸的出现和分布规律,为高原航线飞机颠簸的预报和航行签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复合疲劳试验的涡轮叶片振动应力反推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复合疲劳试验和外场故障数据反推涡轮叶片实际振动应力的方法.该方法针对与故障叶片同批次的叶片,开展数个振动应力水平下的单件试验和某一特定振动应力水平下的成组试验,利用极大似然法推导出叶片的概率-应力-寿命曲线(P-S-N);最后基于99.87%存活率下的概率-应力-寿命曲(P99.87%-S-N),结合叶片的外场故障统计结果,反推出叶片实际工作中振动应力的范围和可能的最大振动应力.   相似文献   
998.
在任意非结构网格下,采用开源程序对某型涡喷发动机环形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选用k-ε双方程模型、EBU(eddy break up)-Arrhenius紊流燃烧模型、颗粒随机轨道模型等模拟流场中的物理过程.然后用隐式耦合算法求解气相流动、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液滴相在流动区域的运动,并考虑气相与液滴相的完全双向耦合作用.仿真实验得到的 燃烧室内温度分布、马赫数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均较合理,温度分布与文献中的基本一致,这表明隐式耦合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燃烧室内流场,反映其内部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999.
大功率狭缝式活塞激励器流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大功率活塞射流激励器,出口瞬时速度峰值可达0.3Hz,通过对活塞激励器射流流场测量,得到激励器出口流场速度、涡量分布,分析得到激励器合成射流流动结构与特征,通过采用活塞激励器控制同轴射流掺混,实验结果证明此种活塞激励器可以用于相对较高的速度流场的主动流动控制.利用提出的设计方法设计合成射流激励器可以在激励器出口形成稳定的对涡结构,采用一定的激励频率即可对喷管气流掺混进行有效控制.研究表明,合成射流激励器作为主动流动的执行机构,在航空动力排气系统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激光冲击强化提高主动连杆振动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发动机放气活门主动连杆转接R处的疲劳断裂问题,进行了主动连杆激光冲击强化工艺研究;完成了原型件和激光冲击强化、喷丸及加大R3种处理工艺后主动连杆振动疲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317MPa的应力水平下,激光冲击强化、喷丸和加大R后主动连杆疲劳寿命分别为原型件的5.24倍、3.89倍及1.36倍;与其它2种工艺相比,激光冲击强化具有强化效果好、工艺稳定性高、易于实现等优点,是截至目前减少主动连杆疲劳断裂故障的最佳处理工艺.主动连杆激光冲击强化后表面粗糙度较小,产生深度约1.4mm的高数值残余压应力层,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晶并伴随高密度位错.三者共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转接R处的应力集中,抑制疲劳裂纹在转接R处的萌生和扩展,是主动连杆振动疲劳寿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