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1篇 |
免费 | 624篇 |
国内免费 | 23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520篇 |
航天技术 | 237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航天 | 4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Al/高氯酸铵(AP)复合粒子,并用TEM,SEM,XRD和ICP对其进行了表征。首先对复合粒子的热分析进行了DTA测定,并用相同比例的简单混合物来作对比;然后选用三组推进剂样品进行DTA测定,在每组样品中分别选用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和纯Al粉来作对比。结果表明,将Al粉与AP进行复合处理后,Al粉对AP的热分解有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而相同比例的Al粉和AP简单混合物中,Al粉对AP的热分解无明显催化作用;与加有纯Al粉的推进剂样品相比较,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的推进剂样品高温分解峰温降低,总放热量大大提高。这表明Al粉与AP的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AP与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862.
为了探索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新型燃烧剂,采用激光-感应复合加热法在CH4气和Ar气的气氛下制备了碳包覆铝纳米粒子。对这种纳米粒子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的物相、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差热分析(DTA)表明了碳包覆纳米铝粉在氧气氛中540℃左右剧烈氧化。简要讨论了碳包覆铝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即碳原子没有溶解在纳米铝颗粒内部,而是在铝颗粒的表面成核长大。 相似文献
863.
为适应热管理系统技术提出的新要求,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热分析方法.应用FORTRAN程序,建立了几种不同的滑油系统热分析模型.针对典型发动机带加力转换活门、分主辅散热区和辅助燃滑油散热器处于齿轮泵回油路上的3种不同滑油系统散热方式,分别进行了滑油系统热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3种散热方式下的滑油系统温度水平,给出适合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技术的散热方式的建议,即主辅散热区的方案能够初步满足热管理技术需求.适合热管理系统技术的滑油系统计算方法,可为采用热管理技术的发动机滑油系统热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4.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浇注体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力学性能,并讨论了温度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最后对材料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纯树脂浇注体拉伸、压缩性能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且拉、压性能不同.对于拉伸性能,相对室温均值(20℃),160℃环境下模量均值及强度均值降幅分别为31.73%,44.71%,200℃时又分别下降了21.15%,20.37%;对于压缩性能,相对室温均值,160℃下模量及强度均值分别下降了26.67%,44.40%,而200℃时继续下降了6.66%,12.40%.层合板的纵向拉伸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在200℃内,纵向模量与强度最大变幅分别为2.82%和2.53%,且材料断口从室温下的"毛刷"状变为了沿轴向劈断.材料的横向及面内剪切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且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明显非线性,但横向试件断口平整、面内剪切试件无明显紧缩现象,即均表现为脆性断裂特征.另外,相对室温均值,在160℃时,横向及面内切变模量分别下降约32.96%,41.25%,强度分别下降约15.83%,30.96%;在200℃时,横向及面内剪切性能继续下降,模量降幅为16.83%,22.52%,强度降幅12.24%,11.01%. 相似文献
865.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ADS)系统较之传统的大气数据系统有很大的优势,它依靠飞行器前端的压力传感器间接得到飞行大气数据.在本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FADS系统的压力模型;然后通过分析压力传感器几何外形设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压力传感器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FADS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准则;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66.
基于双通道(罗经通道和惯导通道)的光纤陀螺捷联罗经系统软件设计,罗经通道通过在水平回路及罗经回路中加阻尼控制环节校正姿态角,当载体进行复杂机动航行时,系统自动切换到无阻尼惯导通道,以有效减小机动误差,并通过等效分析法确定加速度阈值实现两通道的自动切换。两种工作通道的仿真结果表明罗经通道与惯导通道相比,可以更好地抑制系统的舒勒周期振荡和地球周期振荡,对惯性器件的随机噪声产生的误差积累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系统工程样机在三轴转台环境下的测试,基本验证了双通道软件的正确性和系统样机硬件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罗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867.
固液捆绑火箭的高温喷焰、固体粒子冲蚀和随机振动相互耦合,对火箭尾部结构造成恶劣的“热振”环境。本文自主研发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甲基硅橡胶复合烧蚀涂层用于抵抗热振环境。首先,通过廉价的甲基硅橡胶取代昂贵的苯基硅橡胶作为成膜剂从而较大程度降低成本;其次,采用60%孔隙率和80 MPa抗压强度的氧化锆陶瓷微球补强隔热层,引入高比表面积的螺旋状陶瓷纤维强化增韧烧蚀层,利用近红外波段发射率为0.85的MoSi2弥合辐射层的裂纹。经地面热振试验对比分析显示,提出的热振涂层试片背温较主流烧蚀涂层降低约45 ℃,质量烧蚀率降低约38.5%,经过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的首飞试验验证,该热振涂层具有良好的热振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868.
采用改进的准定常气动力和能耗估算方法,对仿蝇布局微型飞行器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学参数进行了优化,估算了不同尺度样例飞行器的气动力和能耗.结果表明:①仿蝇气动布局更加适合厘米级、毫米级的飞行器,翼展大于3.75 cm时,其性能相对于同尺度的常规布局飞行器不再有优势.②仿蝇布局飞行器的最优运动学参数为:对称转动模式的转动周期为0.2T0.25T;扑动加减速周期为0.15T0.2T;平动迎角取值范围25°30°.增大扑动幅度可以降低扑动频率,但低扑动频率不能产生足够升力时,要减小扑动幅度,增大扑动频率. 相似文献
869.
某型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性能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性能计算模型,并开发了一套相应的可视化计算软件.计算模型包括发动机非安装性能计算模型,进气道、尾喷管/后体特性转换模型,安装性能计算模型以及飞机性能计算模型.根据进气道、尾喷管安装特性法(INSTAL),利用进气道、尾喷管/后体特性转换程序求出实际的进气道、尾喷管安装特性,结合非安装性能计算程序,计算了发动机安装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飞机性能.该软件已用于某型飞机的一体化性能计算,使用结果表明:①与经验公式法相比,采用INSTAL所得发动机安装性能估算结果与资料值接近程度普遍提高,最高可提高13%;②该软件计算结果合理,计算所需时间短,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70.
针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综合测试中遍历在轨飞行状态引发的全面覆盖难度大,任务剖面及关键环节多引发的模拟飞行及健壮性测试要求高等问题,提出并实践了状态遍历及增量式集成的系统级测试方法,测试设计按照分状态分阶段分剖面的多层次验证策略,探索出了一套从"最基本启动,增量式叠加,分步骤集成"的整体性测试与验证的解决方案,达到了在项目早期将系统验证工作置于真实环境下开展测试评估的效果。同时也解构了探测器组成复杂,器间交互多,器内耦合多的系统级全覆盖难题。引入非侵入式监测技术解决了特定任务剖面及系统级条件下关键动作高保真数据获取的难题。与阿波罗载人登月相比,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级测试设计实现了测试与评估可靠性活动在整器研制环节的流程左移,体现了中国航天器研制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